近日,在处理一则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时,康巴什区人民法院秉持“如我在诉”理念,承办法官在案件办理过程中用心感受人民群众所思所虑,运用道交纠纷“三前置三优化”工作法妥善化解矛盾纠纷,为当事人提供有温度的司法关怀,既把案件判公,也将人心判暖。
五岁的小男孩磊磊(化名)在小区玩耍时,被刘某倒车时不慎压伤,致使磊磊伤势严重,当即被送往医院治疗。交管大队多次组织双方调解,但因赔偿金额和赔偿方式问题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双方情绪对立,矛盾纠纷一时难解。
后续的11个月,磊磊因治疗多次辗转于北京和鄂尔多斯两地,因此而产生的大额医疗费用、康复费用等却迟迟得不到赔付,这对于磊磊家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无疑是雪上加霜,为了让孩子继续接受治疗,磊磊父母不得不变卖家中唯一房产,一家人租住在车库里,家庭生活陷入困境。
哈巴格希法庭受案后,依据道交纠纷“三前置三优化”工作法迅速启动联动解纷机制,案件被推送至“机动车交通事故巡回审判法庭”进行处理。了解案情后,法庭第一时间启动诉前调解程序。得知磊磊一家面临的现实困难,承办法官随即与案涉车辆投保的保险公司沟通,并及时将磊磊父母向法庭递交的医疗费用票据转交给保险公司,要求保险公司在五个工作日内向磊磊先行赔付已支出的医疗费用,后保险公司经报批按时向磊磊先行赔付医疗费用30余万元。
因磊磊伤残等级、营养期、护理期需通过鉴定才能明确,法庭干警积极向磊磊父母释明鉴定风险,引导磊磊父母提交诉前鉴定申请书。收到申请材料后,法庭当日进行审核,并快速启动诉前鉴定程序。20天后鉴定结果出具,法庭依据鉴定结果组织原被告及保险公司进行二次诉前调解。经反复协商,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由保险公司及被告刘某赔偿磊磊各项损失40余万元。
依据鉴定结果,磊磊因交通事故造成身体损伤严重,还需进行后续治疗,为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障磊磊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不再因费用等问题延误最佳康复时机,法庭保留了磊磊的后续治疗诉权,并就相关法律规定向双方当事人进行了释明。
二次调解结束后的三日内,保险公司及被告刘某将所有赔偿款项一次性全部履行完毕,哈巴格希法庭道交纠纷“三前置三优化”这个最优解,不仅解了磊磊一家的“燃眉之急”,更解了磊磊治疗康复的“后顾之忧”,法庭干警尽心尽力为老百姓办实事的做法受到了磊磊父母的点赞和好评。
道交纠纷“三前置三优化”工作法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联合多方力量高效化解纠纷,大幅缩短办案周期,快速兑现合法权益,进一步升级诉源治理效能,真正实现了案件办理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法庭干警以“如我在诉”之心,紧扣“公正与效率”主题,着力做实能动司法,用“人民满意”标尺丈量司法温度,诠释了新时代司法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白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