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眼病 还“视”界清晰

来源:科技日报 编辑:许燕梅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06日 10:32:44
|

今天是第29个全国“爱眼日”。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开展2024年全国“爱眼日”宣传教育周活动的通知》重点指出了白内障、眼底病、青光眼、角膜盲4种眼病,呼吁民众关注全年龄段、全生命周期的眼健康。

白内障、眼底病、青光眼、角膜盲的发病机理是什么?如何治疗和预防眼病?日常生活中又该如何护眼爱眼?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相关专家。

白内障:预防应保证营养和减少辐射

“白内障主要的临床症状,包括无痛且缓慢的视力下降和对比敏感度下降,看东西就像雾里看花,宛如隔了一层雾或毛玻璃,只能看到大致轮廓,但细节看不清楚。此外,白内障还包括屈光改变、单眼复视、眩光、色觉改变等症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白内障中心主任医师董喆在接受采访时说。

白内障是由于晶状体混浊导致的视觉障碍性疾病。晶状体内没有血管,它所需的营养来自睫状体分泌的房水以及后方的玻璃体。如果房水、玻璃体的代谢出了问题,或晶状体的“外皮”晶状体囊膜因外伤等原因受损,晶状体就会因为缺乏营养或代谢障碍而发生混浊,最终影响视力。

白内障高发人群主要包括老年人、糖尿病及高血压患者、长期受紫外线照射者等。董喆介绍,白内障的发病机制极为复杂,导致晶状体浑浊的原因有很多,如老化、眼部局部营养障碍、免疫与代谢异常、辐射、外伤、过量饮酒及吸烟等。但这些原因的本质都是晶状体正常代谢受到阻碍。

对于白内障的治疗,董喆介绍,利用营养型药物、抗氧化类药物等进行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目前并不显著,手术仍然是当前主要治疗方式,即将患者自身混浊的晶状体摘除,再植入人工晶状体来替代相关功能。手术为众多白内障患者提供了复明的可能,但人工晶状体毕竟不及“原装”,也有部分患者术后可能出现视觉质量不理想的情况,还有部分患者会有术后眼部异物感、干眼等情况。针对这些问题,也可以再进行相关治疗。

呵护眼睛,要从预防做起。董喆建议,为保证眼部营养供给充分,平时应健康饮食、营养均衡、不要挑食。要注意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积极治疗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等原发病,降低其殃及眼部健康的几率。此外要尽量减少辐射刺激,降低晶状体氧化、老化程度,如夏天戴墨镜出行,电焊工种作业时做好眼部防护等。

眼底病:认知不足导致错过黄金治疗期

“眼底一张照,疾病早知道。”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底科副主任医师刘月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反复强调。

眼底是眼球的内部衬里,包括视网膜、视盘、黄斑、脉络膜等结构。当上述结构发生病变时,这些疾病就被统称为“眼底病”。刘月明说,眼底病的病变范围广泛、种类多样。其中,临床上常见的3种眼底病分别是老年黄斑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以及视网膜脱离。

黄斑处于视网膜中心,是视网膜中最重要的部位,常被比作“眼底的心脏”。一旦黄斑损伤,人的中心视力就会严重下降。刘月明介绍,老年黄斑变性是老年人群体中十分重要的致盲原因。其最为典型的临床症状是视物变形及视野中心出现暗点,此外还包括视力下降、色觉改变等。目前,针对老年黄斑变性的主要治疗方式是注射抗新生血管药物,但也只能延缓黄斑变性的进展,尚无治愈可能。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刘月明说,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代谢异常,高糖血引起组织缺氧使微血管细胞受损,造成眼睛营养不足和视功能损坏。因此,控制血糖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核心。

视网膜脱离患者常感觉看东西就像看拉上了一半帷幕的舞台,视野不全、有所遮挡。不过,通过手术将视网膜复位,患者的视力可以恢复到相对正常水平。“临床上我们经常见到一些眼底病患者自以为是白内障,拖着不去检查,只等手术。殊不知错过了治疗的黄金期,令人惋惜。”刘月明说,视力下降是很多眼病共有的症状,而视物变形则是黄斑变性等眼底病独有的特征,一旦出现应立即就医。此外,专家建议每次体检时都进行眼底照相,很多眼病便可一目了然。

青光眼:急性需警惕被误诊为心脑血管疾病

“青光眼这种病不可逆,早期症状主要是视物范围变小,不影响视力。所以很多患者以为自己视力好,眼睛就没有病,实际却延误了病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亦庄院区眼科主任医师李树宁告诉记者。

青光眼是排在全球首位的不可逆性致盲眼病。李树宁介绍,全球第一致盲眼病白内障是可以治疗的,白内障患者可通过手术复明。但对于青光眼患者,目前的医疗手段只能延缓其发病进程,一旦致盲终身无法复明。

眼压增高、压迫视神经导致视神经萎缩是青光眼的主要致病因素。青光眼分为很多类型,我国以闭角型青光眼居多,其又分为急性和慢性两个亚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往往在短时间内表现为头部及眼部剧痛、恶心呕吐、视物不清等症状,常因被误诊为心脑血管、消化道等疾病而耽误救治,最终致盲。李树宁团队开展的研究显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黄金抢救窗口在4—6个小时内,在窗口期内若能及时将眼压降下来,则可将致盲概率降低到1%以下。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发展是一个长时间缓慢的过程。患者早期往往视力正常,但视野减小。随着病情发展,患者视野会越来越小,甚至只能看见正前方的景物,周边都看不清楚,最终彻底致盲。

医生建议,人们应每年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包括测眼压、查眼底视神经、查视野等。也可通过“指测法”粗略地自测眼压:闭眼后用食指轻触眼球,其硬度若与嘴唇差不多,则眼压较低;若与鼻尖硬度相似,则眼压正常;若像额头一样硬,那么眼压就已经很高了,应保持警惕,必要时需就医筛查。

研究结果提示,眼轴短的人更容易患上闭角型青光眼,而眼轴短的人往往远视储备充足。因此,李树宁特别提醒,年轻时视力好的人过了45岁后,应紧绷一根弦,定期体检,一旦出现头痛、恶心、视力下降,应及时就医。

角膜盲:国产人工角膜将为患者带来复明希望

因角膜受损而导致的盲眼病被称作角膜盲。“我国约有400万名角膜盲患者,并且患者数量正以每年10万例的速度增加。”中日友好医院眼科主治医师陈思扬说。

角膜是人体唯一的透明组织,没有血管和淋巴管,其自身的营养和代谢与其他组织都有所不同,非常脆弱。临床数据表明,眼部外伤、细菌病毒等感染因素,以及过敏、免疫等非感染因素,都可能导致角膜受损。若不及时干预,将会诱发角膜盲。

“在角膜受损初期,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原发病治疗,及时止住角膜损伤。例如,因感染引发的应控制感染,因过敏引发的应远离过敏原或通过相关药物缓解过敏反应。”陈思扬说,一旦患者角膜损伤严重致盲,即发展为角膜盲后,角膜移植是当前唯一复明的手段。然而,我国角膜盲患者数量庞大,角膜捐献数量远不能满足需求,人角膜供体长期匮乏,约90%的角膜盲患者都在黑暗中苦苦等待。

因此,研究人员将目光转向人工角膜。人工角膜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缓解人角膜供体数量的巨大缺口,还对一些不适宜进行人体角膜移植的角膜盲患者有重大意义。这些患者如进行传统的人体角膜移植术,会出现术后免疫排斥反应,导致手术成功率极低。植入人工角膜是这类患者唯一的选择。

此前,应用于临床的人工角膜主要有4种,皆为国外产品。2021年10月,我国首个自主研发的人工角膜拿到生产许可证。2022年4月,国内首例国产人工角膜移植成功实施,标志着我国真正成为全球少数拥有人工角膜产品的国家,众多角膜盲患者终于迎来“国货”。“随着生物医药技术蓬勃发展,相信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国货’上市,与国外人工角膜产品一争高下。”陈思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