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蔓发、春山可望。随着天气转暖,人们出游热情高涨,内蒙古“春日经济”热度持续攀升,携程大数据显示,清明节前往内蒙古的预订量同比增长374%。内蒙古文旅厅连日来出台利好政策,为火热的文旅市场再添热度。 【详情】
清明小长假,游客出行热情持续攀升,鄂尔多斯市各大景区人潮涌动,累计接待游客114.87万人次,按可比口径是去年同期的1.69倍,较2019年增长143.88%;累计实现旅游收入8.61亿元,按可比口径是去年同期的1.72倍,较2019年增长274.35%。 【详情】
看久了城市的车水马龙,听久了喧嚣与吵闹,总会有一点累、有一点乏,不妨来杭锦旗寻一处清幽之地,偶尔享受一下慢时光,赴一场与鄂尔多斯草原的约定,在静谧闲适中放空心灵,拥抱美好。 【详情】
无需远行,驾车随着蜿蜒的公路,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欣赏沿途风景,所见、所闻皆是理想之路。沿着最美自驾路线,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沧海桑田,走进旅游景区、乡村旅游重点村、休闲街区领略沙漠黄河绿洲和谐共处的塞上江南风景。 【详情】
在准格尔大地上,活跃着一支乡村乌兰牧骑队伍,他们是土生土长的农民,扛起锄头可耕田,涂上油彩便起范儿,他们扎根基层沃土,用文艺表达生活;他们贴近群众创佳作,硕果累累获称赞;他们一直奔波在演出的路上,把欢乐送到百姓家门口。一场场演出从乡村演到城市,从农家小院搬到大舞台,从乡村大舞台又搬到田间地头,为老百姓留下了闪亮的印记。如今,乡村乌兰牧骑的精彩演出一直在路上,正逐步成为准格尔旗一张新的“文化名片”。 【详情】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聚焦聚力“两件大事”,围绕建设“文化强市”和“国内一流的旅游休闲城市”总体目标,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及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四地建设”新机遇,立破并举,以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等为抓手,构建全季、全域、全业态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打造“暖城”特色鲜明的全国样板。 【详情】
春意渐浓,鄂尔多斯黄河湿地吸引了成群的北迁候鸟。这些候鸟有大天鹅、小天鹅、疣鼻天鹅、遗鸥、苍鹭等。它们有时安静地伫立在水面上宛若画中景象,有时会轻盈起舞展示优雅身姿,有时则一展嘹亮的歌喉呼朋引伴。百鸟翔集演绎出一幅活力和谐的春日画卷。 【详情】
3月20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2024年“四季村晚”主场和示范展示点名单。我市东胜区罕台镇灶火壕村、达拉特旗树林召镇东海心村分别入选2024年全国夏季“村晚”示范展示点和全国冬季“村晚”示范展示点。 【详情】
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都斯图河流域,水草肥美,湖水清澈,是鸟类栖息的天堂。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鸟儿在这里繁衍生息,成为鄂托克旗生态良好,山水秀美的“代言人”。图为一群天鹅沐浴着晨曦,在湖面自由游弋。 【详情】
没有驾驶员,没有方向盘,具备自动刹车和油门的无人驾驶巴士车已经在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测试运营半年多,给市民和游客带来了全新体验。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