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 诗和远方

来源:鄂尔多斯日报 编辑:马慧博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8日 10:05:48
|

鄂尔多斯,是一部壮美的史诗

沧海桑田,海陆变迁。36亿年前,这里是地球上最原始的古陆之一,史称“鄂尔多斯古陆”。古陆下沉,又为“鄂尔多斯古海”。古海崛起,又形成了“鄂尔多斯台地”“鄂尔多斯高原”。

鄂尔多斯是一部伟大的史诗。公元前8世纪,周宣王命大将南仲在鄂尔多斯地区筑朔方城。《诗经·小雅》出车章云:“王命南仲,往城于方。出年彭彭,旗旐央央。天子命我,城彼朔方,赫赫南仲,猃狁如襄”。公元前3世纪,秦分天下为36郡,鄂尔多斯为北地、云中、九原、上郡。公元前215年,秦始皇命蒙恬“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居上郡”。唐于濆《长城》诗云:“十年居上郡,四海谁为主?”李益诗云:“汉家今上郡,秦塞古长城”。虞羲诗云:“长城地势险,万里与云平”。胡汉和亲,鄂尔多斯有昭君坟、青冢。文姬在匈奴,鄂尔多斯有单于庭。韦庄诗云:“明妃去日花应笑,蔡琰归时鬓已秋。一曲单于暮烽起,扶苏城上月如钩”。公元407年,大夏立国,“统一天下,君临万邦”,在鄂尔多斯建都“统万城。”许棠诗云:“茫茫沙漠广,渐远赫连城”。北魏有敕勒歌,杨庚作《斛律金唱敕勒歌》云:“不是边儿曲,秋高敕勒歌”。温庭筠《敕勒歌塞北》云:“敕勒金幩碧,阴山无岁华。帐外风飘雪,营前月照沙”。元好问诗云:“慷慨歌谣绝不传,穹庐一曲本天然。中州万古英雄气,也到阴山敕勒川”。古代诗人歌咏鄂尔多斯长城烽火,黄河津渡,歌咏榆溪塞,金河道,拂云堆,六胡州,受降城……,咏诗的著名诗人则有江总、庾信、王勃、王维、骆宾王、杜牧、刘著、上官仪、郑锡、陶雍……,隋大业年间,隋炀帝在胜州榆林,与突厥和亲,公主下嫁突厥可汗,炀帝与北方民族首领会盟,并亲自赋诗《北巡示从臣》,诗云:“鹿塞鸿旗驻,龙庭翠辇回,毡帐望风举,穹庐向日开。呼韩顿颡至,屠耆接踵来,索辫擎膻肉,韦鞲献酒杯。何如汉天子,空上单于台”。到宋,宋词中甚至出现了一个以鄂尔多斯胜州为题的词牌名曰《胜州令》……

鄂尔多斯从远古走来,曾经沧海,又为桑田。辉煌河套文化,灿烂青铜火焰。长城耸峙,直道通天。昭君坟边青青柳,统万城头霜映月。公主出塞和亲,大汗纵马挥鞭。一段神奇八万里,古今风流几卷……

鄂尔多斯,是一片生长诗歌的土地

鄂尔多斯蕴藏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诗歌富矿资源。鄂尔多斯是一片生长诗篇的神奇土地。驰名世界的史诗《蒙古源流》与《黄金史纲》的作者均为鄂尔多斯著名诗人。近代诗人贺希格巴图有《良言诗一百首》流传至今。新中国成立以来,周雨明成为共和国诗坛上第一位鄂尔多斯代表人物。他的《黄河水流进沙漠来》等受到臧克家的高度评价。而今,鄂尔多斯诗坛群星灿烂。鄂尔多斯诗人既有八九岁的幼童,也有八九十岁的耄耋老人。鄂尔多斯的诗篇发表于《诗刊》《星星》《绿风》《诗潮》《诗林》《诗歌月刊》《诗选刊》《中国诗人》《中国诗歌》《十月》《当代》《人民文学》《中华诗词》《诗词月刊》《诗词百家》《中华辞赋》《文化艺术报》《大地文学》《中国作家》《光明日报》《天下美篇》《中国诗歌网》《百度·百家会》《诗词世界》乃至《英国文学》、美国费城《海华都市》、新西兰《澳洲讯报》……

鄂尔多斯诗人的诗作受到广泛的关注与好评。继臧克家之后,评论过鄂尔多斯诗人诗作的名家有王宗仁、李浔、李小雨、任先青、鲁顺民、王立世、芦苇岸、宫白云、贾漫、奎曾、刘亮明、郭雨桥、张长弓、尚贵荣、张天男、敕勒川、王征珂、冷慰怀、敬笃、原散羊、刘亚明、卢辉等。

鄂尔多斯诗歌“那达慕”创办于2016年,至今已举办七届。历年来,鄂尔多斯举办了创作、展示、朗诵、品鉴、研讨等诗歌活动达数百场次,驰名的有“诗意鄂尔多斯”“诗意七夕”联姻会;“鄂尔多斯我的家”原创诗歌大赛,在市内征集诗作2000余件,“我为鄂尔多斯写首诗”向全国各地征集诗作5000余件,均可谓盛况空前。这里有一生与诗为伴、终身创作研究成就卓著的周雨明、张皇(张玉林);有长期从事行政工作、担任过盟市、旗县党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的穆向阳、乔明、康润清、韩怀德、樊晓东;有在中央或地方企业任职的张永智、柳苏、温古、鲜然、王万里、刘国霖;有记者诗人刘亮明、杜涌涛、杨勇、郭永明、郝蕴光、王子川、高冰、张新文;有书法家诗人张华、孟金龙;有乌兰牧骑红色骑手诗人王君、蔺怀恩;有教师诗人徐兴邦、王振荣、赵树林、李中英、李美霞、秦晓兵;有种地养羊的农民女诗人任俊祥;有种苹果讲故事的诗人王栓,他又是“非遗”传承人;有父女诗人周雨明、周向永;苏怀亮、苏向宇(黑甲);有父子诗人乔布英、乔明;李文华、李欣荣;有中小学生就出版诗集的李伊赫、许怡娇;还有一身而兼文史研究、小说诗歌创作的王建中;有兼擅旧体诗词与新诗创作的全秉荣、王文中、李德胜、高连山、王永雄、白晓明、王进明、张丽荣、付慧;还有兼擅歌词与新诗和散文的作家乔明、张永智、李永明……在鄂尔多斯有放羊的民歌手,有饭店掌勺的祝颂人……在此我要特别提到两位:一位是50后的柳苏(刘桂林),他在百余家刊物上发表新诗1200余首,出版诗集8部,他的诗入选各种新诗年鉴、精选、排行榜80余家;2010—2019年,他主办民间诗刊《杯水》,出刊23卷,为全国各地900余位诗人发表过作品。另一位是80后诗人大九,本名郭彦星,先后创作新诗近2000首,他的诗作曾在《诗刊》《十月》《当代》等大刊名刊上发表,入选多种诗歌年鉴、诗典、排行榜;他出版诗集《七色空》《轻呼我名》等多部,主编《百年新诗精选》《我倾听太阳的脉搏》《诗意鄂尔多斯》《马兰花》诗刊、诗选,《我们的诗篇》诗历等共计30余本,其中《鄂尔多斯》一套10本,精选全国各地诗人诗作1000余首。他又精心打造了一个集诗歌文化展示、诗歌创作品鉴、诗歌文献收藏、诗歌沙龙和讲座、中小型诗会论坛等功能于一体的民间诗歌文化馆“诗人部落”。其中,当代诗人手稿馆已收集900多名当代诗人的1300多幅诗作手迹和1500多册签名诗集。收藏涵盖了包括谢冕、北岛、舒婷、食指、芒克、莫言、严力、吉狄马加、叶延滨、林莽、于坚、柏桦、欧阳江河、臧棣、杨克、陈东东、陈先发、孙文波、翟永明、傅天琳、伊沙、侯马、沈浩波、汤养宗等著名诗人及张执浩、轩辕轼轲、刘年、张二棍等活跃在当下诗坛的实力诗人。

重温一点对诗的认识

古人云:“诗以言志,”“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之为文,所以言志而道性情者也”。诗歌抒写的是真性情,所谓“言为心声”。诚如周雨明《代序》诗云:“为真理呼唤,替民心抒愿;向真善美致敬,冲刺在历史的前沿……情操必须是高尚的,等身的黄金休言交换,开放有生命的花朵,字字是血的浇灌”。诗歌之于鄂尔多斯,不应该是装饰与风景;真的诗歌,无论在哪里,都应该是精神与生命之光。

在研究挖掘、弘扬展示北疆文化的今天,相信鄂尔多斯的明天一定如诗如歌,一定更加美好!□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