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陕西的红碱淖出来,直接导航到沙巴日太嘎查。初听这个名字感觉既唯美又拗口,加上一路看到的各种地名路标,心中多有不解。晚上赶紧上网科普了一下,这才明了:嘎查等同于村,苏木等同于乡,旗等同于县级市、县,盟等同于地级市、市。
沙巴日太嘎查属于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从红碱淖过去,路程近60公里,大约一小时,途中会经过好几处植被茂盛的草场,我们也曾停车拍照,可是拍不出眼中的美景。
再经过伊金霍洛镇的白马雕像,就上了布拉格路。因为我特别喜欢这路的名字,看电视剧《我的阿勒泰》,听到彩虹布拉克就感觉地名很美,布拉格和布拉克意思都是“泉水”,我感觉同样好听,就像双胞胎的名字一样。而且走布拉格路还会经过成吉思汗陵,远远看很壮观,两侧树林茂密而广阔。我们经过时已错过最晚入园时间,虽知这里是衣冠冢,但远远望见牌坊和雕像我依然不由得肃然起敬。
过成吉思汗陵不远,公路两侧都是广阔的草原,有体验骑马的项目。草原连着的是蒙古包住宿区、餐饮区、娱乐区,还看到一个蒙古族特色的公交站牌,看来这里发展得比较成熟,与成吉思汗陵一并游览很方便。
回家后又特意从地图上仔细查找,发现这里其实就是巴音昌乎格草原,不知道这里居住的是不是守陵近八百年的担负神圣使命的人——达尔扈特人。
阿成东线,公路宽阔,限速100,路灯顶端的小蒙古包造型甚是可爱。再往前走不久,右转上了水泥小路,这几棵行道树,让我以为自己马上要进入绿野仙踪了。
路两侧都是草地,左侧估计属于私人领地,有围挡,围挡外有不知名但很好看的花丛,花是淡淡的黄色。右侧是毛茸茸的草地,牛群在悠闲地吃草,只看一眼就立刻喜欢上这里。草地上那两排大树,树干粗壮,树叶茂密,既像卫士又像迎宾,挺拔而威严地列队坚守脚下的草地,欢迎远来的游客。
远处有一个超大蒙古包,周围散落着好多小蒙古包,看起来像牧家乐,我们因为想看喷泉所以提前订了市区的酒店,就没过去询问。
拐到一片小湖泊,据说这里是由地下泉眼冒出来的水形成的,因此这里也被称为“圣水草原”,如果导航圣水草原也能到。湖面不太大,约略呈三角形,躲进云层若隐若现的阳光倒影淡淡地投进水里,给拍照增加了不少美感。
在这里玩了一会儿,天然绿地毯很惬意。这里提醒一下,车可以沿着有车辙的土路开,但是不要开上绿草地,这么好的草地我们也应该爱护,这是牛羊的家园,也是我们喜欢欣赏的大自然,一定要共同爱护。这片草原上人不多,三三两两的隔得很远,丝毫不用担心照片里会出现陌生人做背景。
还有一大片隆起好多小草包的区域,本来觉得视觉效果挺美,后来上网查阅,得知这叫“冻胀丘”,可能是地下水资源丰富冬天结冰隆起,或者是夏季暴雨后积水拱起形成的,严重时可能会导致草地破碎化和荒漠化,瞬间又觉得在大草原上这样的景观还是少有为妙。
这种人少景美的小众草原,外围是各种树木,中间是一大片草原,还有湖泊点缀,牛群悠闲地吃草,游人悠哉地拍照,玩累了、饿了还可以就近去牧家乐。
走走停停大概玩了一小时,才向市区赶,直接导航康巴什乌兰木伦湖音乐喷泉,显示24公里,半小时。
进入鄂尔多斯市区,给我第一印象就是整洁、敞亮、清新、温暖。高大整齐的楼房,宽阔干净的马路,随处可见的绿地,各种暖心的标牌。从乌兰木伦河上的百康桥通过,当地人称它3号桥,是双飞翼造型,夜景很漂亮。桥头两侧的河边热闹非凡:绿茵上有好多搭帐篷的,好像在开音乐会,有很多人。本来过百康桥后走湖滨路很快就到,但因为车多好像交通管制了,只好绕行乌兰木伦街到萨拉乌苏路,将车停在爱拥公园路边。穿过公园感觉走了好久,远远地能听到喷泉音乐声,我们循着声音走,到了喷泉广场,形容这里人山人海绝不为过。广场上密密麻麻站了好多人,广场边多层的台阶上也满满当当的,台阶上也是里三层外三层的,可能因为是暑假又恰逢周六吧。
乌兰木伦湖音乐喷泉据说主喷最高是209米,果然名不虚传!虽然在西安大雁塔广场、济南泉城广场、澳门永利皇宫等地都已看过各种大型音乐喷泉,但康巴什的喷泉依然让我感到震撼:音乐时而低沉,时而激昂;喷泉时而轻柔,时而爆发,不同的音乐,搭配着不同的激光投影,有时是可爱的独角兽、有时是漂亮的蒙古包、有时是奔跑的骏马、有时又是腾飞的巨龙,真是让人目不暇接。湖对面的几座高楼也在投射激光与喷泉相呼应。可惜手机空间有限,没有全程录下来。
因为已经饥肠辘辘,也担心散场更不好走,我们大概看了半小时就撤退了,很喜欢那又像水滴又像花朵的路灯,可就是拍不出效果。有点晚了,没找饭店,直接回酒店吃了外卖。一则确实遛累了,二则酒店很安静,三则暖城好凉快,四则不急于早起,这一晚上睡得特别踏实特别香。□毅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