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文化馆协会全国地市级文化馆“百馆联动”暨“暖城鄂尔多斯”文旅嘉年华圆满落幕,这既是一次文化的盛宴,更是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促进文旅融合的重要实践。活动期间,举办了“中国文化馆协会10年”全国巡讲、中国文化馆协会二届六次理事会、集中展演、群众文艺作品展演、书画展览、民间文化艺术作品巡演、城市那达慕、鄂尔多斯文化旅游推介等25项活动,加强了全国各地市级文化馆之间的行业交流互鉴与经验分享,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推动了北疆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
群众美育教育成果丰硕
活动汇聚了全国群众文艺的精华,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集中展演、群众文艺作品基层展演以及高质量书画展览等,展示了全国群众文艺创作表演的高水平。这些节目与展览不仅艺术性强,更蕴含着深厚的思想情感和人文关怀,使观众不仅能沉浸在美的氛围中,享受艺术的愉悦,还能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到美育的熏陶,心灵得到滋养。随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活动通过集中展演、基层展演、巡街表演、巡讲等创新服务模式与活动内容,极大地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效能与公众参与度,进一步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非遗传承融入生活
传统文化焕发光彩
活动期间,来自全国的百项非遗项目与140余名代表性传承人齐聚一堂,为群众带来了丰富多彩的非遗展示与体验。其中,包括湖北省黄冈市蕲春艾灸、河南省许昌市钧瓷烧制技艺、天津景泰蓝传统手工制作技艺、河北保定京绣等49家全国非遗项目,以及鄂尔多斯银饰制作技艺、蒙古族刺绣、空壳饼制作技艺等40多家本土非遗项目。观四海非遗,品八方美食。甘肃天水麻辣烫、山东烟台鲅鱼水饺、陕西榆林拼三鲜、鄂尔多斯罕台米凉粉和牛肉沙葱包子等近千种特色商品现场售卖,群众和游客络绎不绝,流连忘返。非遗传承走进生活,增强了公众的文化自信,丰富了群众的文化体验,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文旅融合发展
打响暖城鄂尔多斯文化名片
本次活动以文旅融合为核心,通过文化和旅游推介会、文旅大集等方式,成功打造了鄂尔多斯的文化和旅游名片。依托丰富的群众文化艺术资源,以文化馆为重要节点,不断挖掘和传承地方文化精髓,有效带动了文化和旅游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为观众提供近距离接触和体验鄂尔多斯本土文化的机会。
通过这些活动,文化馆成为了连接群众与文化的桥梁,激发了群众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进而自发成为鄂尔多斯文化和旅游的传播者。他们以口碑相传、社交媒体分享等方式,将鄂尔多斯的文化魅力传递给更多人,形成强大的文化推广力量。周边地区乃至整个地级市的文化和旅游资源被有效整合,形成了多点开花、全面覆盖的“暖城名片”推广格局,极大提升了我市文化和旅游的知名度美誉度。
在活动对文旅融合的实践过程中,我市的文化和旅游不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观光体验,而是一场深刻的文化之旅,让每一位群众都能在这里找到心灵的归宿和文化的共鸣。这种以文化为根基,以文化馆为点,这种“以点带面”的文旅推广模式,为我市的文化和旅游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与动力。
文化和旅游拉动消费
经济效应显著
活动汇集全国文化资源,吸引了逾两千名嘉宾与演职人员,激发全市文旅消费热潮,总额达到1387万元。此举显著促进了住宿、餐饮、景区及特色商业区等多领域经济活力,住宿业总食宿费用突破150万元,并连锁带动周边消费超400万元;景区与商圈如成吉思汗陵、文化产业园等地成为消费新宠,总计贡献消费额逾550万元;文旅大集两日营业额近140万元,有效促进了文化交流与商品交易。演职人员深入各旗区展演,个人消费与带动效应合计近300万元,全面激活了地方经济。此次联动深刻通过具体数据彰显了文旅融合对地方经济的强大驱动力,带动了文化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双重飞跃。
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
文化馆职能得到拓展
此次活动吸引了众多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汇聚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志愿服务力量,共计373名文化志愿者,包括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的187名学生志愿者、鄂尔多斯市老年大学第十二党支部银晖先锋志愿服务队的35名成员、140名社会热心志愿者,以及市文化馆公益培训项目下选拔出的11名小小讲解员志愿者。25项志愿服务任务在志愿者们的努力下得以圆满完成,确保了活动的顺利进行。
志愿者们的积极参与,彰显了暖城鄂尔多斯市民对于社会公益事业的热情与支持。此次活动吸引了包括文化志愿者、相关企业、新闻媒体在内的多方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形成了强大的合力,推动了公共文化服务的高质量发展。通过搭建这样的平台,文化馆不仅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体验,也进一步拓宽了服务领域,增强了社会影响力,进一步促进文化成果的全民共享与文化的繁荣发展。
数字化传播与群众互动
增强文化体验与参与感
活动通过微信视频号、抖音、快手、小红书等短视频平台,共发布473条内容,总播放量突破140万次,展现了强大的传播力与公众参与度。其中,29条高质量视频获得万次以上播放,深度展现鄂尔多斯文旅魅力,激发了公众对鄂尔多斯的浓厚兴趣与向往。同时,活动获得媒体广泛报道,从国家级到地市级,共计254次,显著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影响力和公众认知。
图文传播方面,鄂尔多斯市文旅系统公众号发布42篇推文,深度挖掘文化内涵,获得各级媒体广泛报道,共65篇,进一步提升了“暖城鄂尔多斯”文化品牌的知名度。此外,活动创新采用多渠道直播形式,包括权威媒体与KOL直播,总播放量超425万次,线下服务群众达20万人次,实现了信息的裂变式传播与受众的广泛覆盖。图片直播形式也吸引了20万浏览量,增强了观众的互动体验,共同打造了一场线上线下联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