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汉群众手拉手,红白喜事简办忙;口袋书里藏约定,民族团结福满堂”,在乌审旗乌审召嘎查,说书唱响移风易俗新风尚。近日,“群众办、群众讲、群众听”的创新宣教方式“走村入户”,在《移风易俗我来说》表演中,身着蒙古族服饰的民间艺人手持三弦,一段《移风易俗我来说》说得绘声绘色,受到农牧民的一致好评。
在嘎鲁图镇沙沙滩村,《村规民约口袋书“约”出文明新风》荣获2024年自治区级移风易俗典型案例二等奖。“巴掌大”的小册子,有着大作用。“各族邻里互帮衬,婚丧嫁娶不攀比”……一条条村民自己定的村规,拉近了邻里情感,促进各族群众在互动互鉴中相互尊重风俗习惯、共同提升文明水平,让移风易俗成为凝聚民族团结进步共识、共筑幸福生活的坚实纽带。
近年来,乌审旗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以思想认同厚植文明观念根基,将移风易俗作为厚植文明根基、促进民族团结的抓手,通过“思想引领+文化浸润+实践融合”三维发力,让文明新风与草原牧歌同频共振,绘就了一幅“旧俗去、新风来、民族亲、产业兴”的壮美画卷。
新风润草原
从“要我改”到“我要做”的思想蝶变
“以前办丧事要大摆宴席,最少得花三五万元,有些牧民甚至要借钱办。”苏力德苏木沙尔利格嘎查党总支书记苏雅拉达来回忆起过去的陋习仍唏嘘不已。如今走进乌审旗各苏木镇,“破陈规除陋习,传文明树新风”的标语不仅挂在村口巷尾,更刻进群众心里,这背后是一套“宣讲+文化+实践”的组合拳。
依托7支“马背宣讲队”“蒙古语宣讲团”,乌审旗深化“上善乌审”“围炉夜话”等品牌,2025年开展各类宣讲展演150余场次,覆盖群众超3万人次。在苏力德苏木,宣讲员将移风易俗编成好来宝《文明新风赞》,马头琴伴奏下的唱词朗朗上口:“红白喜事不铺张,节约美德传四方;邻里互助暖人心,民族团结花更香。”
红色基因的浸润让新风尚更有根基。沟壑纵横的陕北黄土地上,12名身着蒙古族服饰的乌审旗牧民骑着乌审马,沿着当年“乌审牧民赴延安”的路线重走革命路。他们循着217名知青的青春足迹,走进他们的家庭,倾听他们的故事,重拾那些被岁月沉淀却从未褪色的记忆,呈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深情乐章,拍成纪录片《足迹》。为了讲好“乌审牧民赴延安”“南京知青在乌审草原”等故事,乌审旗创作多个特色说书作品,激发各族群众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情感共鸣,推动移风易俗从外部要求转化为内在自觉。
从“牧区大寨”精神传承到萨拉乌苏遗址文化挖掘,从非遗展演到家风家训评比,乌审旗将移风易俗融入文化血脉。在嘎鲁图镇,每月一次的“文明家庭”评选会成了热闹的聚会,“节约能手”“互助模范”的奖状比彩礼更让群众珍视。“现在谁家办喜事,用电子请柬代替纸质帖,反而更有面子!”村民王秀英笑着说。
交融聚合力
从“一家亲”到“众人和”的生动实践
马头琴声穿越千里,在西安古城墙下与秦腔共鸣,在广州夜空里和粤韵交融,乌审旗乌兰牧骑的跨地域展演,不仅带去了草原文化,更搭起了文明互鉴的桥梁。“我们在苏州演出时,有观众说‘原来蒙古族的婚礼这么简约浪漫’,这就是最好的移风易俗宣传。”参加“相约暖城·共享美好”2025鄂尔多斯文化旅游推介活动的乌审旗乌兰牧骑队员阿木古郎说。
互嵌式发展让文明新风在交融中升华。走进乌审旗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蒙古族姑娘其其格正在“零工市场”帮助汉族大姐李娟联系家政工作;共享餐厅里,回汉群众共品“民族团结饭”;互嵌式托育中心内,不同民族的孩子手拉手唱着《爱我中华》。“以前邻里间来往少,现在通过‘邻里中心’的技能培训、年货集市,我们成了朋友,一起搞起了合作社。”汉族群众张建国与蒙古族邻居巴图合伙经营的饲草合作社,今年已带动12户各族家庭增收。
青少年是民族团结的未来。在乌审召牧区大寨博物馆,由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乌审旗教育体育局联合举办的以“北疆绿”为主题的“行走的思政课”,将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深度融合,让生态文明教育在不同学段“精准滴灌”,使学生在实地实景中共同感悟思想伟力、传承奋斗精神。今年以来,“桂蒙少年手拉手”“童声故事汇”等活动已吸引500余名各族青少年参与,民族团结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依托蒙陕毗邻优势,乌审旗更将移风易俗延伸到跨区域合作中。“蒙陕共携手,一票五地游”活动中,陕北剪纸与蒙古族刺绣同台展示,两地群众共话“婚事新办”经验;萨拉乌苏民间艺术节上,秦腔与蒙古长调轮番上演,让各民族在情感共鸣中持续深化“五个认同”。“以前觉得移风易俗是自家事,现在发现大家想法都一样,越交流越有干劲。”参与活动的群众李红梅说。
从一场婚礼的简约蜕变,到一次邻里的互助温情;从跨区域的文化交融,到青少年间的纯真友谊,乌审旗正在用鲜活的移风易俗实践,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走深走实。当文明新风拂过草原,当民族团结之花遍地绽放,乌审旗正用“同心掬得满庭芳”的生动实践,书写着新时代民族地区发展的精彩答卷。这答卷里,有文明的温度,有团结的力量,更有各民族共同奔向美好生活的坚定步伐。
(曹玉霞 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