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风沐文明 城川焕新颜

来源:鄂尔多斯日报 编辑:包雪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8日 10:42:16
|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灵魂与基石。鄂托克前旗城川镇立足红色文化富集、民俗特色鲜明的地域优势,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从思想引领、文化传承、实践养成、机制保障四个维度协同发力,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具象化、常态化,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持久精神动能。

思想引领 铸魂扎根

理论宣讲走深走实。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构建多级宣讲体系,组建由党员干部、理论骨干、乡贤能人组成的“接地气”宣讲队伍,创新“板凳课堂”“草原夜话”“田间微宣讲”等形式,年均开展党的创新理论、惠民政策宣讲120余场次,覆盖群众8000余人次,让党的声音浸润乡村肌理。

价值理念融入日常。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村规民约修订、墙体文化彩绘、主题文化长廊建设,实现全镇32个嘎查村(社区)宣传全覆盖。常态化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家庭”活动,通过“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等评选,引导群众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转化为日常行为准则。

文化传承 固本培元

红色基因代代传。深挖延安民院旧址、王震井等红色资源时代价值,打造“重走革命路”实景体验线路,常态化开展“红色故事分享会”“红领巾讲解员”等活动,年均接待研学团队50余批、党员群众及青少年2万余人次,让红色文化成为滋养文明乡风的“精神富矿”。

民俗技艺焕新生。建立马具制作、传统刺绣等“非遗”保护传承机制,支持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开设“家庭工坊”“技艺课堂”,培育“非遗”爱好者300余人。每年结合节日活动,集中展示皮制工艺品、民族服饰等传统手工作品,同步开展赛马、摔跤等民俗体育赛事,既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更让传统文化成为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

实践养成 成风化俗

志愿服务常态长效。组建15支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吸纳志愿者500余人,聚焦环境整治、助老扶幼、政策代办等群众急难愁盼,年均开展服务活动300余次,累计服务时长超1万小时。

移风易俗破旧立新。各嘎查村(社区)成立红白理事会,全程监督宴席规模、彩礼标准等事宜,推动每场宴席费用平均降低30%。开展“抵制封建迷信”宣传活动,让节俭适度、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深入人心。如今的城川镇,文明新风尚已融入乡村生活的方方面面——邻里纠纷少了、互助关爱多了,铺张浪费少了、节俭适度多了,群众精神面貌持续提升,乡村社会和谐稳定,为农文旅融合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筑牢了思想根基、凝聚了精神力量。

未来,城川镇将继续以乡风文明建设为抓手,不断探索符合地域特色的发展路径,让文明之花在乡村大地持续绽放,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更加坚实的精神支撑和道德滋养,让“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蓝图在城川大地上逐步变为现实。

(侯彦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