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字认证激活农牧业发展新动能

来源:鄂尔多斯日报 编辑:包雪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7日 09:07:00
|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公告,我市鄂托克阿尔巴斯山羊肉、巴图湾甲鱼等14件特色农产品成功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定,正式纳入全国地理标志保护体系。这一成果不仅为鄂尔多斯优质农产品贴上“国家级品质身份证”,更标志着我市依托自然禀赋打造地域特色品牌的实践取得重要突破,为后续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地理标志认证的核心价值,在于精准锁定地域特色与品质优势的深度关联。鄂尔多斯的认证产品中,既有依托北纬37度黄金牧场生态培育的畜产品,也有得益于黄河灌溉、沙漠绿洲独特气候滋养的农作物,每一件产品的优良品质都与当地自然禀赋、人文培育工艺密不可分。认证并非简单的荣誉授予,而是通过标准化体系,将“一方水土养一方好物”的天然优势转化为可识别、可信赖的品牌资产,让原本深藏于草原大漠的土特产,拥有了走向更广阔市场的“通行证”。

认证的落地更是撬动产业升级的有力杠杆。为守护这份品质的认可,鄂尔多斯构建了全链条质量管控体系,从生产环节的标准化指导,到流通环节的溯源监管,形成“政府监管、企业主导、农户参与”的良性机制。在产业链延伸上,认证品牌正不断释放增值效应:阿尔巴斯山羊肉凭借认证溢价实现农牧民增收,螺旋藻产业借助品牌影响力扩大全球市场份额,红葱、沙棘等产品通过精深加工提升附加值……这种“认证促规范、规范提品质、品质增价值”的循环,让地理标志真正成为带动产业提质、农牧民致富的“金钥匙”。

在消费升级的当下,国字认证搭建起供需两端的信任桥梁。对消费者而言,地理标志标识是品质与安全的直观承诺,有效降低了选择成本;对鄂尔多斯农业来说,认证品牌则打破了地域局限,为特色农产品进入高端市场、对接大消费场景开辟了通道。从本地集市到全国商超,从线下展销到线上直播,这些带着“国字光环”的草原珍品,正以更鲜明的品牌形象获得市场认可,让鄂尔多斯农业的地域特色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14件农产品的认证突破,为区域特色农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它证明,乡村产业振兴既要扎根自然禀赋挖掘特色,更要以标准化认证筑牢品质根基,用品牌化思维激活市场潜力。未来,随着认证体系的持续完善和产业创新的不断推进,必将有更多鄂尔多斯农产品带着“国字认证”的底气,从草原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让特色农业成为乡村振兴的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