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扎实推进农业节水行动,在工程节水、种植结构调整和旱作农业等方面,积极探索有效途径、推广应用节水增效模式,全面推进全市农业高质量发展。
在准格尔旗十二连城乡柴登村,成片的高粱迎来丰收,高粱植株挺拔,谷穗饱满。今年,十二连城乡为全面落实节水任务,调整种植结构,首次在柴登村、天顺圪梁村和脑包湾村种植1.9万亩高粱、糜子、向日葵等节水作物;准格尔旗在旱作区推广抗旱新品种和配套技术,调整作物种植结构,积极采取耕地轮作等措施,结合稳玉米、扩大豆、扩油料要求,逐步调减高耗水作物种植,计划年内新增节水面积6万亩以上。
在伊金霍洛旗红庆河镇哈达图淖尔村,全村6800多亩土地用上了滴灌、防渗输水和水肥一体化技术,与传统灌溉方式相比,可节水30%至50%,每年节肥30%,增产15%左右。
近年来,我市通过推广高效节水技术、建设高标准农田和开展节水试验等措施,有效提高农业用水效率。目前,全市推广水肥一体化节水灌溉面积380.83万亩。2024年,全市积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建设高标准农田45.61万亩;全市通过实施土地平整、渠道衬砌、引黄二次澄清滴灌、井黄双灌等节水灌溉工程,累计实施以高效节水为重点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324万亩;高标准农田的建设可有效提升农业用水成效,实现亩均节水70立方米,为保障粮食安全和推动农业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段渊 杨爱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