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胜区铜川镇常青村连片的沙棘林,30多名村民散布其间,手指在枝条间轻盈舞动,沙沙的采摘声交织成悦耳的晨曲。
“只采顶尖这几片嫩叶子,老叶子可做不了好茶。”村民郝喜贵动作娴熟,手指在嫩叶丛中穿梭如飞。他脚边的麻袋里,新采的沙棘嫩叶已积起蓬松一层,翠色欲滴。身边的林子里,还有不少村民和他一样忙碌着。沙棘采茶季,成了村民们在家门口增收的黄金时节。
“我家离这儿不远,每天接完孙子,开车过来采茶,既能挣点钱,还能锻炼身体。”说起手头的活计,郝喜贵笑道。
沙棘茶叶的采茶时间为7月初至8月中旬,这段时间的沙棘叶营养成分丰富,是制作沙棘茶的优质原料。“现在,人们都开始注重养生,沙棘茶的发展前景非常好。”常青村村委会主任杜昊星介绍说。
这片蓬勃的新绿,位于铜川镇巴隆图煤矿复垦区。为了让复垦区重现生机,这里曾种下5400余亩沙棘林。2024年,东胜区相关部门主动对接煤矿,盘活闲置的沙棘林资源。经过多方协调,一条集沙棘抚育、采摘、生产制造、线上线下销售于一体的沙棘深加工产业链逐渐成形。沙棘原浆、沙棘饮料等一系列萃取沙棘“精华”的产品正源源不断从生产线产出。
随着沙棘产业链的不断延伸,常青村逐渐摸索出产业发展模式“更优解”。通过积极探索农企利益联结机制,村党总支部主动与企业党支部开展结对共建,通过“组织联建、资源联享、难题联解”的协作模式,构建起“村集体+企业+劳务队”的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村里打造出“天骄常青”沙棘饮料等品牌,通过与本地沙棘企业深化合作,实现资源与技术的高效对接。
“2025年,我们将继续推动沙棘深加工项目二期落地,升级茶叶生产线,预计8月底第一批产品上市。”常青村党总支书记郝琪介绍,“新增的茶叶生产项目预计每年能为我们村集体经济增收50万元,加上之前已有的沙棘饮料和沙棘原浆收入,年收入将突破100万元。”
随着日头渐高,大家陆续提着采摘好的鲜叶来到路边扎口、过磅。一旁的村干部正给村民们解释:“为啥饮料、茶叶比果子卖得贵,就是因为做了深加工,给它增加了附加值……”
阳光下,嫩绿叶芽闪闪发光。这些“绿叶叶”不仅是生态修复的见证者,更成为村民们手中点绿成金的“金叶叶”。这片曾经沉睡的复垦土地,因沙棘而重焕新生。
(傅雨维 侯志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