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破解饲用燕麦本土优质品种短缺难题,推动草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近日,我市农牧业领域“揭榜挂帅”项目——高产抗逆饲用燕麦新品种(系)选育与应用示范项目全面启动。该项目聚焦培育耐盐碱、抗旱、早熟的高产燕麦新品种,将促进我市近200万亩盐碱地与沙化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
在达拉特旗吉格斯太镇大红奎村的燕麦试验示范田里,大型播种机正有序开展精量播种作业。该项目由鄂尔多斯市农牧业科学研究院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及内蒙古正时生态农业集团共同实施,项目团队通过引进国内外优质种质资源,开展精准鉴定与品种选育,着力培育适应本地土壤气候条件的新品种。
“从品种筛选到营养供给,每个环节都需精细化管控,我们积极配合政府和市农科院的项目,开展国产品种研究,培育本地品种,选出更适合鄂尔多斯的优质燕麦品种,为种植户大面积扩繁种植提供支撑。在鄂尔多斯大面积推广燕麦种植意义重大,饲料能就地解决,供给量可达百分之七八十,可增加当地种植户、合作户的收入。”内蒙古正时草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苏俊喜说。
燕麦作为生长快、营养好、消化率高的优质饲草,兼具抗寒、抗旱、耐盐碱特性,是改良中低产田的理想作物。针对我市近200万亩盐碱地及沙化土地资源,项目团队重点攻关耐盐碱、抗旱、抗倒伏等育种目标,在达拉特旗、杭锦旗建立试验基地,新培育的早熟高产品种不仅能提升土地利用率,还将构建从品种选育到规模化种植的全产业链。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研究饲用燕麦高产高繁技术并进行集成与示范,大力提升鄂尔多斯市优质饲用燕麦草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水平,促进饲用燕麦规模化、产业化发展,降低鄂尔多斯地区养殖畜牧业对进口饲用燕麦草和粮食型饲料的依赖,实现节本增效目标,为保障草食畜牧业持续高效发展贡献一份科技力量。”鄂尔多斯市农科院副院长余奕东表示。
今年,我市农牧业领域“揭榜挂帅”项目全面启动,推出10项关键技术攻关,涵盖玉米密植高产、易护理山羊绒制品关键技术研究等前沿领域,吸引和集聚国内外优秀科研团队和创新力量,加速产业转型升级,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创新动能,加快推进全市农牧业现代化进程。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刘鹏 通讯员李慧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