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昱:职教一线铸匠心 潜心科研逐“绿”行

作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常娜 来源:鄂尔多斯日报 编辑:赵燕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27日 11:52:55
|

凌晨四五点钟,11月的鄂尔多斯高原寒气逼人。一个提着大包小裹的身影向停车场走去,钻进驾驶室,发动汽车,消失在黑漆漆的夜色里…… 

这是一个寻常的周末,很多人还裹着棉被沉浸在初冬的酣眠中,她却早早起床前往种植试验区采集相关数据。 

她是谁?她是师者,在鄂尔多斯生态环境职业学院,三尺讲台是她的“舞台”,始终奋战在教书育人第一线;她也是科技工作者,在野外,无垠的沙砾、寂静的荒漠,拖曳着她疲惫的身影,留下她坚定的足迹。她将汗水洒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领域,将论文写在荒漠戈壁,让科研成果助力鄂尔多斯高质量发展。 

她就是鄂尔多斯生态环境职业学院质量保障与评价中心办公室主任,教学管理部门党支部书记,副教授、园林工程师、林业工程师任昱。 

潜精研思 愿做艰苦行业的坚守者 

曾有学生问任昱,在荒漠中搞科研的秘诀何在?任昱笑着说,“没有秘诀,就是要多跑,真正‘钻’到荒漠中。”8小时不是工作的终点,任昱的心血与汗水播撒在无数个节假日中—— 

从教以来,几乎没有享受过完整的寒暑假,特别是暑假,植物生长的黄金期也是阳光毒辣的高温三伏天,任昱几乎天天在试验区,皮肤晒黑“好几度”,还有让她防不胜防的玉米叶等植物叶片,那些薄薄的叶片看似温柔,划过皮肤有时都没感觉,但一会儿时间,一道道细长血痕的“纪念章”就印上了她的胳膊。 

平时没有课,任昱也都安排了“科研碎片时间”。有一次,任昱去矿区的试验区统计植物数据,刚开工就刮起了沙尘暴。她丝毫没有在意,在沙粒与煤尘的“洗礼”中完成了一天的工作。傍晚回到单位签退,令她哭笑不得的是,签到机居然“不认识”她了。 

谈起这些艰苦的过往,任昱没有任何怨言,反而谈笑风生,然后用一句话淡然解释:“选择了艰苦行业,就是选择了吃苦,必须坚持。” 

科研之路道阻且长,就是这份坚持,照亮了任昱的“逐绿”之旅。 

任昱在沙漠边缘的小城长大,父亲也是“治沙人”。打小耳濡目染,“苦”是第一印象,但父亲一辈子的不懈追求在她心中种下了梦想。本科、硕士和博士她都选择了被称为艰苦专业的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读完博士后,2016年她来到鄂尔多斯生态环境职业学院,成为一名老师,“治沙”就这样再次走进了她的生活,占据了全部。在授课之余,任昱发现,学院的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科研领域几乎空白。作为一名生态类专业的博士,在生态环境职业学院的舞台上,任昱下定决心要把自己的所学发挥出来,干出一片新天地。为此,她积极申报科技项目,组建科研团队,引领学院在科研路上稳步前行。她多次主持自治区高校科研项目和科技计划项目,两项科研成果登记入库。目前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可谓“大块头”“重量级”,这是学院首次成功申报市级科技重大专项,任昱为项目负责人,项目名称为“鄂尔多斯黄河流域经济带荒漠化过程与生态修复研究示范”,主要研究风沙区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技术、光伏电场沙害综合防治技术、荒漠草原退化过程与生态旅游持续保障技术。 

重大专项就意味着重大责任。项目有两处试验区,分别位于矿区和沙漠,除了讲台,这两处地方成了她的“第二战场”。无数个日夜,任昱都在试验田里劳碌,不是统计数据就是检测土壤,只要方案讨论未得到统一、只要现场设备还在实验运行、只要问题当天有可能得到解决,她都会以工作进度为核心,以求务必得到一个实验结论,来开启下一步工作。 

“鄂尔多斯生态环境保护地位十分特殊,是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的主战场、主阵地,在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中责任重大。我们的科研项目正好能为这项重大工作助力,所以我们深感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对于正在开展的科研项目,任昱信心十足,马力全开。 

传承接续 毕业后他们就成了你 

任昱的学生中,有一名“特殊身份”的孩子。他的名字叫白国才,是全国劳动模范、“治沙女王”殷玉珍的小儿子。上大学时第一次听闻了殷玉珍的治沙事迹后就崇拜她的任昱,竟然教了偶像的儿子,这是一份冥冥之中的缘分,也藏着一个感人的故事。 

“我真的惧怕沙漠。”从小在沙漠里长大、眼看着被治沙占去大把时间的父母,白国才内心对沙漠很怵,总是憧憬着外面的精彩世界,心里总盘算着“逃离家乡”。但是母亲殷玉珍确有“私心”,为了“一代一代干下去”的绿色承诺,也为了自己的“绿色事业”后继有人,殷玉珍将儿子送到了鄂尔多斯生态环境职业学院园林绿化专业,白国才的两门课正好是任昱所教。 

在一次聊天中,任昱知道了白国才的身份和他与母亲的“矛盾”。她很受触动,觉得白国才的选择和内心的惧怕,是大多数“90”后都存在的,唯有科学治沙的力量才能消除恐惧。打那以后,任昱在每节课堂中都生动讲述科学治沙的知识,还多次带学生们走进她的科研项目,让科学治沙的理念逐渐深入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经过三年的学习,白国才与任昱亦师亦友,他也决定回到家乡和父母一起“战斗”。“科学治沙让沙漠不再可怕,我身上有母亲的责任,也有任昱老师给我的力量。” 白国才坚定地说,我要把青春留在家乡,只要家乡变得更好,我们就不用再往外跑。 

正是这份科学治沙的力量,让越来越多的学生像殷玉珍、像任昱、像白国才一样,留在治沙领域。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教育,她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学生,科学治沙只有真正摒弃浮躁,静下心来持之以恒,硕果才会随之而来。 

情系乡土 持之以恒播撒科技星火 

人生是屋,信念如梁。作为一名农林类高职院校的党员干部,任昱时刻以党员的先进性要求自己,将自己置身于鄂尔多斯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发挥生态类专业在服务地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她是“治沙导师”。她被鄂尔多斯市委组织部聘为“鄂尔多斯市党员教育师资库教师”、被鄂尔多斯市人民检察院聘为“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被聘为康巴什区第一小学红领巾治理荒漠项目学习指导专家。 

她是“治沙讲师”。多次参加“北疆女声会客厅”活动,全方位、多角度向社会各界宣讲毛乌素沙地和库布其沙漠荒漠化防治现状、鄂尔多斯荒漠化治理模式,让鄂尔多斯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更深入人心。 

她是“治沙专家”。利用技术专长,为伊金霍洛旗毛乌聂盖村农田荒漠化治理建言献策,助力乡村振兴;作为恩格贝生态示范区管理委员会荒漠化治理技术指导,为园区荒漠化治理提供技术服务方案的同时,助力园区成功申报内蒙古自治区首批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 

每一次科学力量的发挥,都焕发出一束耀眼光辉,交织汇聚成火炬,照亮创新发展的方向。任昱就是这样播撒科技星火,步履不停助推相关行业发展,自觉把自身事业发展融入鄂尔多斯高质量发展大业、融入现代化鄂尔多斯建设大局中。 

遥远的东方地平线上,一轮红日喷薄而出,万道朝霞交相辉映……已经工作了近三个小时的任昱知道,这是崭新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