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草原学子在家门口上好学

来源:鄂尔多斯日报 编辑:马慧博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19日 09:47:50
|

教室里书声琅琅、操场上红旗飘飘、跑道上你追我赶……冬日里,走进鄂托克旗的每一所学校,你都能感受到一派积极向上的新气象。

鄂托克旗地处内蒙古西南部,距鄂尔多斯中心城区200多公里。受区位及地域条件限制,长期以来,师资及生源外流现象严重。2021年,鄂托克旗提出了“一心一意办好鄂托克教育”的思路定位,制定开展办学条件三年提升行动、实施队伍教育素质提升工程等教育发展“十件事”,为全旗教育事业注入了强大动力,创造了难得机遇。

那么,鄂托克旗这样一个西部小县城,是如何在短时期内发挥政策、人才等优势,办好家门口的优质教育的呢?近日,笔者走进部分中小学校实地探访。

从“有学上”迈向“上好学”

2万余名孩子在家门口接受优质教育

湛蓝的天空下,教学楼、宿舍楼黛顶红墙,与宽阔平整的操场相映成景。明亮的教室里,书声琅琅。鄂托克旗第二小学一年级五班学生吴昊轩正和同学们一块儿手捧课本上早读。

回想起当初,让吴昊轩留在当地还是随户籍回陕西省定边县就读小学时,吴昊轩的母亲滕先宁仍历历在目:“正当我举棋不定的时候,听到了这样的一些消息,鄂托克旗中考又创佳绩,小升初人数暴增22.5%,今年新学期在全旗10所中小学将开设17个特色班。”

听到这些令人振奋的好消息,最终决定让吴昊轩留下来在鄂托克旗第二小学信息科技特色班上小学一年级。

“当时我领着孩子去报名,看完教室又看操场,觉得条件很好,非常放心。”吴昊轩的母亲笑着对笔者说。

鄂托克旗在“一心一意办好鄂托克教育”总体思路的指导下,持续加大人财物力的投入,全面改善全旗办学条件,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进教育一体化发展,努力让每个草原孩子沐浴在优质教育的阳光下,在家门口能“好上学”,更能“上好学”。

鄂托克旗委书记高怀京在2024年全旗教育大会上说,要让鄂托克学子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让身心健康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鄂托克教育的底色。

从“有学上”迈向“上好学”。三年来,鄂托克旗着力办好更加公平、更有质量、人民满意的教育,共实施新建、改扩建、回购等21个项目,总投资6.15亿元,从多方面提升学校办学条件和硬件水平,为2万多名草原学子营造更专业、更舒心的学习环境。

配套建设教学、生活硬件设施

营造良好学习生活环境

“叮铃铃……”中午12点,下课铃响。结束了一上午的教学活动,蒙西镇碱柜村小学学生步入食堂,自觉排队、有序就餐。

食堂明厨亮灶,窗明几净。走近打餐窗口,各色菜肴营养丰富、味道鲜美。

按照有序排队的要求,六年级一班学生于昊楠迅速打好了饭菜:西红柿炒鸡蛋、猪肉烩小白菜,外加一份米饭。

于昊楠与笔者边吃边聊:以前学校不能满足半走读半住校的需求,每天中午放学后还得往家跑,一天四趟非常不方便,父母接送做饭也很辛苦。现在中午吃住都在学校,每天不仅能吃到可口的饭菜,中午也能得到充足的休息。

走进于昊楠的宿舍,更能感受到“家”的温馨。房间里鞋柜、衣柜、晾衣架等一应俱全。再看于昊楠的被褥,最底下是一层厚厚的床垫,上面铺了干净的褥子,既温暖又整洁。

“棉花被子绵软舒适,冬天不会觉得冷,枕芯是用荞麦皮填充的,枕着可舒服了。”于昊楠高兴地说,现在的住宿环境可好了,每栋宿舍都有统一的卫生间和沐浴间,就像家一样温馨。

生活条件好,学习条件同样好。在鄂托克旗第一中学的校园里,各式各样的教学设施让笔者眼前一亮:多媒体教室里,桌椅都是环保材质的,还安装了护眼灯,用上了“智慧黑板”;书法教室里,悬挂着隶书、楷书、行书等字体的书法作品,均出自学生之手;还有钢琴教室、舞蹈教室等场地设施齐全。

“学校不但为我们创造了优美舒适的学习环境,而且实验室、功能室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应有尽有,以后我会更加努力地学习,不辜负美好的青春时光。”学生刘梓勤说。

鄂托克旗高度重视教育发展,三年累计投入资金21.29亿元,新建小学2所,新增校舍16栋,回收3所民办幼儿园;投资800万元用于改善中小学现有餐厨、住宿条件,让学生想吃便吃、愿住尽住,学生、家长、教师的幸福感满意度获得感明显提升。

鄂托克旗旗长苏智雄在2024年全旗教育大会上说,要加快实现“固成效、上台阶”目标任务,坚决做到教育发展优先规划,教育投入优先安排,教育用地优先保障,教育用人优先补充,教育问题优先解决,全力办好家门口的教育。

强基础办特色育新人,改进传统教学模式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在鄂托克旗第二小学的各类特色教育班,老师正在用平生所学向学生解囊相授;舞蹈教室里,舞蹈老师手把手指导学生跟着音乐节奏调整动作;科技馆里,信息科技老师熟练地指导学生如何掌握编程;操场上,体育教师步法灵活地给学生做控球踢球示范动作……

信息科技班班主任朱琳认为,只有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融合,发展适合每个人的教育、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才能更好地培育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时代新人。

为了让学生学有所长,让家长放心,鄂托克旗第二小学除举办各类特色教育班,还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安排学生参加腰鼓、武术、舞蹈等20多项文体及艺术类活动,早期发现并挖掘培养学生的兴趣与特长,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的基础。

据鄂托克旗第二小学校长陈志军介绍,学校在开足开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围绕“可爱鄂托克”这一主题,让孩子们通过音乐、舞蹈、摄影等方式来歌颂家乡,从小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立志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招聘、引进先进地区优质教育资源,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推动教育教学质量提质增效

“习题课一定要记笔记啊!不记笔记,你的学习效果会大打折扣的。”鄂托克旗第一中学的生物课堂上,范双荣老师耐心地给学生讲解习题要点。

范双荣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作为鄂托克旗今年秋季新学期引进的教育新生力量,凭借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学生的高度称赞。

目前,在鄂托克旗,毕业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等学府的教育工作者共有25位。

“鄂托克旗第一中学致力于新时代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高层次培训,教师整体素质显著提高,教育质量同步提升,学生成绩呈现‘低进高出’良好态势。”校长宿文传说。

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鄂托克旗采取“人才+校园招聘+社会招考”等方式,三年来共招聘、引进教师322名。此举不仅提升了教育质量,也增强了教育吸附力,为更好地反哺经济,振兴县域教育提供了鄂托克方案。

“全旗教育大会充分肯定了鄂托克教育‘三年初见成效’的阶段性成果,也发出了‘固成效、上台阶’的动员令。全旗教体系统将深入贯彻大会精神,提升两个定位,坚持三项原则,实施五大任务,强化六个保障,高标加速实现‘二三五六’奋斗目标,让鄂托克学子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健康全面发展。”鄂托克旗教育体育局局长石永峰语气坚定地表示。

□吴建军 苏建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