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水土保持为北疆生态画卷增绿添彩

来源:北方新报 编辑:许燕梅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21日 10:33:16
|

6月17日是第30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当日,由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和内蒙古农业大学主办的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科普宣传正式启动。

据了解,内蒙古横跨“三北”,是我国北方面积最大、种类最全的生态功能区,生态区位极为重要,由于水资源匮乏、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是全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坚持系统治理观念,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23年底,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1.13亿亩,水土流失面积下降9.43%,水土保持率达到52.37%,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持续呈现“双下降”的向好态势。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小流域综合治理997万亩,治理黑土区侵蚀沟2640条、坡耕地综合整治54万亩,建设淤地坝(拦沙坝)197座,除险加固淤地坝290座。有关部门健全以遥感监管为基本手段,重点监管为补充,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加强部门协同监管和联合执法,各级审批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1.6万个,完成水土保持设施验收6256个,开展了12期覆盖全区的水土保持遥感监管,实现跟踪监督检查全覆盖,查处违法违规项目和活动8958个,严格管住人为水土流失。

“自治区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秉承‘共治共管、共建共享’等水利行业理念,在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水土保持重点工程、人为水土流失监管、水土保持基础支撑、水土保持管理效能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水土保持工作整体向好,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持续呈现‘双下降’的态势。”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水土保持处处长李禾介绍,水土保持不是一项孤立行动,而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面临新形势新要求,有关部门将聚焦生态文明建设,助力打好“三北”攻坚战和防沙治沙“三大标志性战役”,不断健全体制机制,构建“大水保”工作格局,加大重点区域水土流失预防保护与治理力度,加快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由减量降级向提质增效转变,依法严格人为水土流失监管,提升水土保持管理能力和水平,推动新阶段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为内蒙古全力办好“两件大事”和“闯新路、进中游”目标提供支撑保障。

(草原云·北方新报记者 郝儒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