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市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达到1.02%。这一看似简单的百分比变化,实则蕴含着深远意义。它不仅是鄂尔多斯在科技创新领域投入力度加大的直观体现,更是这座资源型城市发展动能深刻转变的关键信号。
研发投入强度,常被视为观察一个地区经济活力与未来发展潜力的“风向标”。对于长期以煤炭等资源为支柱产业的鄂尔多斯而言,跨越1%的门槛,其象征意义与现实价值尤为突出。它意味着全市每创造100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就有1亿元以上资金投入到科技创新当中。
突破1%的背后,是鄂尔多斯发展逻辑的深刻重塑。过去,资源禀赋奠定了城市发展的基石,也带来了产业结构单一、发展路径依赖等挑战。将研发投入置于如此重要的战略高度,清晰地表明我市正致力于摆脱单一资源依赖,积极探索增长动能的转换。从依靠“大自然的馈赠”到激发“人类智慧的创造”,这一转变是应对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时代课题的必然选择,也是主动拥抱新质生产力、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前瞻布局。
从“科技新政30条”的出台与迭代,到对研发投入的持续奖补;从高能级创新平台的精心构筑,到各类创新主体的蓬勃发展。近年来,鄂尔多斯推出一系列精准有力的举措,有效降低创新活动的不确定性,激发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内生动力。政策“有形之手”与市场“无形之手”的协同发力,构建起日益优化的创新生态,使创新不再是少数企业的“奢侈品”,逐渐成为更多市场主体的“必需品”。
研发投入强度突破1%只是目前的一个里程碑,绝非终点。而未来的航程能否行稳致远,更取决于如何让这些投入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创新能力与产业竞争力。接下来,需要在提高研发效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强化产学研深度融合、营造更具吸引力的人才环境等方面持续深耕。
当创新的源泉充分涌流,智慧成果高效赋能产业升级与城市转型,我们必将看到一个更具活力、更可持续、也更面向未来的鄂尔多斯加速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