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满重阳,便是最美重阳

作者:陈凌禹 来源:鄂尔多斯日报 编辑:塔拉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30日 09:20:03
|

(一)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从遍插茱萸、赋诗饮酒的古时习俗,到崇老敬老、厚德仁爱的现代意蕴,重阳节早已不是简单的自然时令。今天,鄂尔多斯这座在时代浪潮中蓬勃发展的城市,以其人文关怀温度,为这一古老节日注入了全新的表达。在秋日的鄂尔多斯街巷间,重阳不再是典籍中抽象的习俗记载,而是化作了市民登高览城的共同体验、社区敬老爱老的温情场景,成为串联传统与现代、凝聚城市共识的精神纽带。

(二)

对不少老年人来说,重阳是其乐融融的团聚节日,可以尽享天伦之乐;对很多子女而言,重阳是知感恩、尽孝道的美好时节,可以表达款款心意;对更多忙碌的人来说,重阳是一个休憩的片刻,出游赏秋、登高远眺、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重阳节,正在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描绘着新时代的文化图景。

正所谓“诗书立业,孝悌做人”,中国人向来讲求“百善孝为先”,重阳节蕴含的敬老、惜老之情对我们每个人而言都有着特殊的意义。

在鄂尔多斯,每逢重阳,城市的每一处都浸润着尊老爱老的浓厚氛围:公共文化场馆推出老年友好型体验活动,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社区服务中心开展“情暖夕阳、爱满社区”道德讲堂活动,以感恩之心立孝亲之约……这一幕幕暖心之举,传递的是孝爱之道,秉承的是几千年薪火相继的传统美德。从这个意义来说,重阳已经从一个节日、一个节点,上升成一种纪念、一种文化,滋润人们的道德土壤,涵养我们的精神家园。

(三)

在重阳这个节点,我们不仅要向广大老年人致以节日的祝福,更要思考如何安放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所以,从政府、社会到家庭,都要与时俱进,让老年人充分感受到全社会对他们的尊重和关爱。

近年来,鄂尔多斯各地区各部门以适老化改造为抓手,积极打造老年宜居环境。从日常起居的辅具助力,到洗澡时的淋浴凳支撑,再到家门口的老年食堂提供可口饭菜……一系列暖心举措,无不传递着社会各界的敬老温情。

不仅如此,鄂尔多斯更将精神文化关怀延伸至日常,构建起“节日+常态”的养老文化体系。通过挖掘本土文化资源,打造适配老年人的精神产品,让传统文化与现代娱乐碰撞融合。无论是充满地域特色的文艺活动,还是兼顾趣味性与知识性的文化课程,都在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精神需求。这种从“节日关怀”到“常态陪伴”的转变,让老年人的精神世界日益充盈,这不仅丰富了他们的晚年生活,更提升了生命质量,真正实现精神层面的“老有所乐”“老有所归”,为银龄人生注入源源不断的文化活力。

(四)

走得再远,也要记得回家的路;长得再大,也难忘父母的恩。与其说岁岁重阳是一年一度的传统佳节,倒不如说今日重阳是一次难得的相处时间,用来提醒我们感恩长辈的养育之情、朋友的关照之谊、家人的陪伴之暖。

序数重九,登高望远,盼父母长辈福寿绵长。当然,不仅仅在重阳,而是在每一天,我们都要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决心,让尊老、敬老、爱老、助老蔚然成风。相信通过全社会的努力,每一位老人都能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拥有“健康夕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