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米高度”绘就暖城“童心”图景

作者:陈凌禹 来源:鄂尔多斯日报 编辑:塔拉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9日 10:34:30
|

当乌兰木伦湖区的晚风拂过孩童的笑脸,当家门口的口袋公园回荡清脆的笑声,鄂尔多斯正以“暖城”之名,将儿童友好的理念编织进城市的每一寸肌理。这座浸润着草原文化与黄河文明的城市,以“一米高度”重构发展逻辑,用生态为纸、服务为墨、制度为笔,书写出一份儿童与城市共生共长的温暖答卷。

儿童友好的底色,是让自然成为成长的日常课堂。鄂尔多斯深谙自然教育的真谛,以系统思维破解儿童活动空间不足难题,构建起“主题公园+生态廊道+社区微空间”的三级体系。22处口袋公园在城市“边角地”悄然绽放,53.4公里绿道串起自然探索的足迹。在这里,智慧体育公园的AR互动大屏让科普触手可及,宪法主题公园将法治教育融入童乐天地,萨拉乌苏带状公园则成为亲子相拥自然的绝佳去处。城市建成区41.3%的绿地率和32.7平方米的人均公园面积,擦亮了“天然氧吧”的名片,让每一次户外奔跑都成为与自然的亲密对话。

儿童友好的内核,是让服务精准抵达成长的细微处。鄂尔多斯以“幼有善育”为目标,在托育、教育、健康等领域织就全方位服务网络。207家托育机构提供10789个托位,每千人托位数达4.86个,灵活的“萌宝驿站”与“医育结合”模式让双职工家庭告别“带娃焦虑”。普惠托育机构最高可获20万元补贴,入托费用仅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7.6%,让“安心托”成为普通家庭的幸福标配。从东胜区图书馆290余场“棉花糖姐姐讲故事”活动滋养3万童心,到106个心理咨询室构筑心灵防线;从93.66%的7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率,到社区“儿童之家”实现全覆盖,这些细碎的温暖共同构成了儿童友好的生动注脚。

儿童友好的灵魂,是让文化滋养童心成长。鄂尔多斯深挖文化富矿,将草原风情与现代理念融入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城市形象吉祥物“鄂小马”“暖小羊”传递着爱与温度,主题歌曲《暖城之爱》的旋律飘荡在大街小巷。草原那达慕的传统竞技、“百馆联动”的文化盛宴、红色研学基地的精神传承,让孩子们在体验中读懂文化根脉。社区里的“亲子马拉松”“绘本戏剧”等活动,更让文化浸润成为成长的日常,让城市记忆在童趣中代代相传。

从空间重构到服务升级,从制度保障到文化浸润,鄂尔多斯的实践印证着一个道理:儿童友好不是城市的“附加项”,而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密码”。它需要规划者舍得为童心“留白”,需要服务者善于为成长“精准滴灌”,更需要全社会形成呵护童年的共识。

当暖城的温度以孩童的幸福感来丈量,当每一处空间都能听见成长的声音,鄂尔多斯已然证明:一座城市的伟大,不仅在于文化的厚重与风景的靓丽,更在于对下一代的温柔与担当。这份以“一米高度”绘就的城市图景,会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暖城中自由奔跑,让童年成长的光芒照亮城市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