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鄂尔多斯市2025年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活动在康巴什启动。当“粮食节约,人人有责”的主题在鄂尔多斯的沃野上回响,当“手拉手共倡多样美食,聚合力同创美好未来”的全球共识与黄河“几字弯”的丰收图景相遇,这座城市用科技赋能的增产实践、全链条减损的精细举措与全民参与的节粮行动,诠释着粮食安全的“鄂尔多斯密码”。
制度保障是粮安的根基所在。鄂尔多斯延续“二十一连丰”的稳健态势,以政策精准发力筑牢生产底线。延续多年的惠农补贴政策持续落地,从耕地地力保护到粮食生产者补贴,真金白银的支持让种粮者积极性不断高涨。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核心抓手,通过财政投入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模式稳步推进,不仅实现了耕地质量与产能的双提升,更构建起“建设—管护—利用”的长效机制,让每一分投入都转化为粮食安全的坚实保障。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理念,在春耕秋实中化为现实。达拉特旗4.8万亩小麦田早已完成收割,千亩试验示范区推行的“五统四控”模式,推动小麦产业提质增效;东胜区的田间地头更有“定制服务”,测土配方施肥为土地“号脉开方”,800吨化肥、62吨种子的精准储备,让11.8万亩粮食作物吃上“营养餐”……从科技育种到自动滴灌,从智慧种植到智能收割,一粒粮从种到收的历程中,科技创新正在全方位地参与重塑。
全民共识更凝聚起节粮合力。常态化开展的宣教活动让节粮理念渗透到机关、校园、企业各个角落,法律法规宣讲与互动体验相结合,让“爱粮节粮”从口号变为自觉行动。
从政策托底到科技赋能,从全链减损到全民参与,鄂尔多斯用实践印证“粮食安全是全民共同责任”这一理念。我们唯有将科技增产的硬支撑与全民节约的软实力相结合,才能让饭碗端得更稳,让粮食安全的根基愈发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