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超的火,从来不是“孤军奋战”

作者:孙永芳 来源:鄂尔多斯日报 编辑:塔拉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01日 14:55:17
|

蒙超联赛,让更多人感受拼搏精神,凝聚奋斗力量。

蒙超为何能“火出圈”?深入探寻便会发现,它真正的魅力,不止于赛场上的输赢,更在于赛事背后传递的快乐体验与温暖情绪价值。

赛场上,文明的暖流在细节中悄然流淌。此前鄂尔多斯队3∶2战胜呼伦贝尔队后,球迷并未沉浸于胜利的狂欢,而是以极具地方特色的“扣三敬二”来形容这场比赛,既为自家球队斩获3分喝彩,也向对手的顽强拼搏致敬。传统敬酒礼仪与足球竞技的跨界融合,让激烈对抗升华为跨越阵营的尊重与情谊。

这份源自竞技精神的温情,早已越过边线,流淌至场外的每一个角落。在对阵兴安盟队的中场休息时,鄂尔多斯特意为客队球迷送上整只烤全羊。热气腾腾的羊肉,驱散了秋凉,融化了主客之隔。当客队球迷围坐分享美食、畅聊赛事,赛场不再是竞技的舞台,更成为传递善意、连接人心的温暖空间。

两场主场比赛,鄂尔多斯累计吸引6万余名观众,人流的聚集直接带动了住宿、餐饮、文旅等相关产业的协同增长,形成了“赛事引流—消费升温”的闭环。从看台上的欢呼到商场里的热闹,蒙超成功实现“流量”向“经济增量”的高效转化,为城市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其实蒙超能火,从来不是“孤军奋战”。就像草原上的草木要长得旺,既需要阳光雨露的滋养,也少不了大地的厚重。政策的支持,让这场赛事扎根生长的“沃土”。今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特别提到要“破除办赛障碍,鼓励群众性赛事发展”,相当于给像蒙超这样的赛事松了绑、加了油;内蒙古自治区拿出真金白银,下拨5.15亿元体育事业发展资金,为赛事化解难题、保驾护航。

鄂尔多斯在蒙超赛场上游刃有余,这份从容背后,是多年来体育事业一点点攒下的“家底”。走在鄂尔多斯的街头,你会发现足球场地早已不是稀罕物:社区的五人制球场,放学后总有孩子在那儿追着球跑;城市里的现代化场馆,能容纳上万名观众……截至目前,全市建成462个足球场(馆),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3.33平方米。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设施,是城市的“体育骨架”,像一片肥沃的土壤,让足球文化慢慢渗透到日常生活里。正是有了这样的基础,鄂尔多斯在蒙超赛场的火热表现才不是偶然,而是水到渠成的必然结果。

一场能让数万人安心享受的赛事,背后藏着太多人看不见的“默契配合”。比赛日,公安部门提前规划路线、细化引导方案,保障3万余名观众有序出入;医疗点,医护人员全程值守,随时应对突发状况;市场监管工作人员巡查周边餐饮,全力守护“舌尖上的安全”;环卫工人及时清理,恢复城市整洁……各部门如紧握的拳头,协同发力,让蒙超成为展示鄂尔多斯温度的窗口。

足球仍在转动,“蒙超”的故事未完待续。期待这场北疆足球盛宴,能踢出更精彩的“下一球”,为中国体育写下更多基层创新的生动篇章,让草原上的足球之火,烧得更旺、传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