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刚刚闭幕的全市两会明确提出用情用力保障改善民生。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持续提升公共服务品质,高效办好民生实事,让更多有形有感有效的惠民举措温暖全市人民。这为我们接下来做好民生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全市上下要积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深入实施民生工程,积极办好民生实事,真心实意提升群众高品质生活。
提升群众高品质生活,就要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让群众更富裕。要把促消费和惠民生结合起来,坚持从收入端提升居民消费能力,持续开展“暖城乐购”等消费促进活动。要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推进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增强家政服务、教育培训等消费供给,壮大数字、绿色、健康等新型消费。要稳步提高经营性收入,大力推广“三统共富”模式。要大力发展嘎查村集体经济,改革创新经营管理模式,提升“造血”功能、“带富”能力。要持续深入推进自贸区创建工程,推动综合保税区提质进位。加强同全国一流专业服务机构、企业合作,引导本土能源企业跨界投资,提档升级商贸、文体、健康、住宿、餐饮等生活性服务业。
提升群众高品质生活,就要提高基础教育质量,让群众更满意。要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加强托幼一体服务,扩大普惠托育服务供给;推动义务教育扩优提质,让更多孩子在“家门口”实现学有优教。要推动高中阶段教育特色化多样化办学,打造一批自治区示范高中、县域优质高中、特色高中。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确保新中考、新高考平稳落地。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强化中小学名师培养、引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加快建设教育强市。
提升群众高品质生活,就要加强医疗保障建设,让群众更安康。要大力建设健康鄂尔多斯,深入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深化紧密型医共体三年攻坚,加快打造东胜区、康巴什区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推动7个县域医共体全部达到国家评估考核标准。提升院前急救能力,启动建设市直属急救站,试行急诊急救分离。实施“流动的医院”项目,推动90%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达到国家服务能力基本标准。大力培养医疗卫生管理人才,加强名医引进、培育,建强专业科室。
提升群众高品质生活,就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让群众更放心。要推进社会保险精准扩面,完善“1+3+N”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优化医保基金监管方式,既守好群众“看病钱”“救命钱”,又提升医保服务便捷性。加强残疾人关爱服务,提高残疾人补贴标准。要强化供需精准对接,以就业为导向调整优化高校专业设置,构建全链条就业服务体系,推进家门口就业服务站、零工市场建设,打造“一刻钟”就业服务圈。
提升群众高品质生活,就要丰富精神文化供给,让群众更同心。深入实施打造“北疆文化”品牌三年行动,办好“鄂尔多斯文化神州行”等品牌活动,实施文物平安工程三年行动。深化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加快构建互嵌式发展格局,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
循道而行,功成事遂。提升群众高品质生活,是产生高质量需求、带动高质量消费、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立足开年,展望全年,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鄂尔多斯新篇章的进程中,我们要锚定改革目标,把牢价值取向,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持续增加收入,加强社会保障,办好民生实事,丰富文化供给,努力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切实增进民生福祉、建设幸福暖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