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时评|唱响暖城品牌 传递无限温暖

来源:鄂尔多斯日报 编辑:李美莹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13日 10:31:05
|

暖城的“打开方式”有很多。初夏“繁花”满城,人们在“美好之城”遇见暖城——

5月10日,2024年中国品牌日活动在上海世博展览馆开展。市委副书记、市长杜汇良出席并在中国品牌发展大会主旨会议上作交流发言。

活动首次设立了“美好之城”展区,全国地级市参展城市只有七个“名额”,鄂尔多斯就在其中,成为独立参展的地级市之一,也是全区“唯一名额”。

人有“人设”,城有“城设”。

提起西安,人们情不自禁就会想到流光溢彩的“大唐不夜城”;提起成都,“国宝IP”是门面担当,还有淄博的烧烤文化……

提起鄂尔多斯,很多人自然而然会想到“温暖全世界”的广告语——对!“暖”就是我们的“城设”。

曾经,我们以产品“温暖全世界”;在新时代,我们没有“重起炉灶”,而是以暖赋能,全面打响“暖城”城市品牌,以城市力量“温暖全世界”。

暖城之暖,是温暖千座城、点亮万家灯的温暖担当。全市每天产煤200多万吨、发电3.7亿度、输出天然气6300多万立方米,以一市之力保障了全国28个省区市的能源需求……这些“硬核数据”,足以证明鄂尔多斯以“家中有矿”的豪情挑起全国的“温暖担当”。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是暖城给自己定位的首要职责。在鄂尔多斯高原,有多少“乌金”滚滚产出,就有多少煤炭产能核增和产能释放;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有多少“灯火”熠熠闪烁,就有多少能源外送和保畅。鄂尔多斯的“矿”,正在成为很多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能量”。

暖城之暖,是勇于打破倚能倚重产业结构、坚持多元化转型的行动自觉。“一煤独大”、倚能倚重的产业结构一直是暖城成长中的“烦恼”和转型中的困境。作为自治区经济发展顶梁柱、排头兵,暖城一次次“校准”在服务全国全区发展大局中的“坐标系”,将产业多元化转型作为发展的“最优解”,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我们坚持把强产业、育园区、上项目作为推进转型的关键举措,以构筑“四个世界级产业”为主牵引,打出“大力发展世界级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深入实施工业门类扩增行动、全面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等组合拳,答好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的时代课题。

暖城之暖,是守护黄河安澜、筑牢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的主动作为。鄂尔多斯地处黄河“几字弯”腹地,是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的主战场、主阵地。在思想上,我们主动树立主战场意识、发挥主阵地作用、保持引领者姿态,全力以赴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打造“三北”工程攻坚战的示范区、样板区。在行动上,一代又一代鄂尔多斯人迎难而上、接续奋斗,涌现出一大批防沙治沙的先进企业和模范代表,书写出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植绿护绿感人故事,形成了防沙治沙的“库布其模式”和“毛乌素经验”,生动诠释了“三北精神”。

暖城之暖,是人与城的共建共识,也是城与人的相互成就。幸福之城的定义是什么?对于城中之人,无非就是过得稳、住得安、有奔头。暖城聚焦打响“投资暖城”品牌,比肩世行、沪深,营商环境迭代升级到5.0版,为高质量发展营造高质量环境。聚焦打响“创新暖城”品牌,在创新上下更大功夫,以“新”提“质”、以“质”催“新”,积极开辟新路径、打造新引擎、塑造新优势。聚焦打响“宜游暖城”品牌,立足资源优势,挖掘城市文化内涵,拒绝“千城一面”,在服务、供给等方面,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聚焦打响“宜居暖城”品牌,人均GDP多年保持全国第一,教育医疗水平居西部地区前列,多次蝉联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荣获平安中国建设最高奖“长安杯”,入选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相关指标全国前列,国字号大奖拿到“手软”,暖城的幸福感,还在不断飙升。

城市发展,品牌生长;品牌生长,城市荣光。无论在哪里遇见暖城、熟知暖城,都会爱上暖城。因为今天的鄂尔多斯,“暖”已经全面成为这座城市的形象和品牌,鄂尔多斯的“暖”,暖在暖业、暖新、暖色、暖心、暖味,这样的“城设”,最暖城!(常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