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有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既面临人口众多的压力,又面临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需要社会各方力量主动作为,统筹好社会保障、产业发展和生育养育等方面关系,努力推动我国老龄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用心奏好制度保障“前奏曲”,不断夯实养老服务基础建设。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应对人口老龄化重大战略,对保持经济社会的平稳健康发展具有积极作用。首先,要建立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辅助和公共养老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把老年人自身、家庭、社会和国家作用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水平;同时,要不断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通过设立专职养老管理机构,规范养老金的征收、给付、营运和管理,保证按期予以足额发放。其次,要积极探索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让老年人口与退休人口的数量大体保持一致,通过增加劳动力的供给量,有效缓解企业用工压力,进而抑制人工成本过快上涨;同时,要建立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制度,明确服务对象、服务标准和服务内容,让广大老年人都拥有更好社会保障、更多养老服务和更高生活质量。另外,还要积极探索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由国家统收统支,不仅有利于提升全民参保的积极性,也能缩小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标准与退休金标准的地区差别,对维护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平衡,努力实现制度统一性、公平性和可持续性具有很强的实践价值。
用心奏好产业发展“进行曲”,培育壮大老年经济新型业态。老年人再就业有助于推动“人口负担”向“人口红利”转变,对激活人口的“二次红利”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培育一批带动力强、产业链长和信誉良好的老年人服务企业;同时,国家要根据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围绕老年人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对产业进行结构调整,开发生产适用于老年人的产品,鼓励和引导老年用品市场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要依托“银发经济”,创新发展模式,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既能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又能满足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同时,要鼓励企业积极聘用老年劳动者,通过建立弹性工作制度,灵活设置工作地点,缩减工作时间,充分开发和利用老年人力资源。
用心奏好生育养育“和谐曲”,着力破解人口老龄化困境。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有利于改善我国人口结构、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保持我国人力资源禀赋优势。一方面,要强化生育保障体系建设,实现生育政策和相关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和落地生效,切实解决群众对生育的后顾之忧。比如:着重在住房、教育、医疗和托育等方面出台支持生育的措施,加大对已婚家庭的政策倾斜,减轻生育负担,让年轻人群体“愿生”、“敢生”,进而为老龄化社会注入新鲜血液。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充分利用幼儿园改扩建、公建民营、社区自建和民办公助等多种方式,鼓励和引导各方力量兴办普惠性托育机构,通过设置全日、半日和临时等多元化托育服务,有效缓解“托育贵”、“托育难”问题,进一步减轻了家庭生育养育负担,有利于提升群众生育意愿,缓解人口老龄化的进程。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破除人口老龄化面临的困境,需要政府、社会、家庭共同努力,从宏观规划入手,采取积极措施,着力构建多元化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充分让养老业的发展跑赢人口老龄化的速度,进一步缓解我国养老所面临的社会难题,从而为老年人创造一个体面、轻松、从容、幸福的晚年生活。
(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农牧和水利局 刘向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