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作为东方主战场,中国历经14年浴血奋战,立下不朽功勋。
在辽阔的内蒙古大地,无数英雄儿女奋起反抗,共同谱写了气壮山河的抗战史诗:乌兰夫策动百灵庙武装暴动,打响内蒙古西部地区人民武装抗日反对分裂的枪声;贾力更乔装侦察,智炸大同日军军火库;李井泉挺进绥远,创建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奇俊峰率部激战日伪军……他们以血肉之躯,挺起民族脊梁。
01
在他们身上,我们感受到一股穿越时空的“劲”。
这是一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国难当头,他们挺身而出,将守护家园、捍卫民族的使命扛在肩上,用生命书写忠诚。
阿荣旗鸡冠山上,七勇士群雕巍然屹立。居中指挥的东北抗联第三支队政委高禹民,率部休整时突遭大批日军围攻。他与六名战士被围困于巨石之上,面对劝降,发出血性宣言:“抗联战士誓与祖国共存亡!”最终,七勇士全部壮烈殉国。
这股“劲”,是融入血脉的忠诚信仰,是刻进骨子的责任担当。
七勇士群雕。
这是一种“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铮铮气节。他们以血肉之躯直面强敌,用生命铸就铮铮铁骨。高桥面对强敌,高呼“坚决突围,不当俘虏!”以枪声掩护战友直至牺牲。中共地下组织重要支持者郑化国被捕后,受尽狼狗撕咬、电刑等折磨逼供,始终坚守党的机密。
这股“劲”,是明知刀山火海亦勇往直前的血性;是用生命捍卫尊严、宁折不弯的硬骨。
这是一种“百折不挠、众志成城”的磅礴伟力。团结,是抵御外侮最强大的武器。回望五原战役,各族群众烙饼支前、运送伤员弹药,军民同心粉碎日寇图谋;再看隐蔽战线,刘洪雄、宁德青等共产党人秘密组建绥蒙各界抗日救国会,发动群众筹粮传情报,为敌后斗争贡献力量。
这股“劲”,是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坚韧;是万众一心、无坚不摧的民族伟力。
绥远抗日救国会(归绥旧城财神庙)。图片来源:“内蒙古党史”微信公众号
02
这股永不褪色的“劲”,如何在新时代传承?
讲好英雄故事,让精神永流传。记住英雄,才能传承精神。近年来,内蒙古连续举办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成立“北疆老兵宣讲团”,深入机关、学校、牧区讲红色故事;各地主题党日、文艺汇演等活动火热开展。
传承,就是用真挚的情感、鲜活的语言、创新的形式,把乌兰夫、贾力更等英雄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将他们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化作激励我们前行的时代强音。
守好历史底线,护英烈荣光。历史不容歪曲,英雄不容玷污!近年来,网上出现个别侮辱诽谤英烈、鼓吹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言论,拿烈士牺牲当笑料,这是对民族记忆的背叛。
传承,就是必须立场坚定、坚决斗争,对任何歪曲历史、诋毁英烈的行为坚决说“不”,旗帜鲜明地抵制历史虚无主义,让任何试图歪曲历史、消解崇高的行径,在法律严惩和社会公众的谴责中寸步难行。
接续奋斗实干,走好新征程。最好的纪念是奋斗。聚焦“贯穿一条主线、办好两件大事”,发扬“蒙古马精神”,奋力“闯新路、进中游”,这就是新时代北疆儿女的奋斗路。
传承,就是锚定目标,敢闯敢拼、埋头苦干,用我们的双手,把祖国北疆这道风景线建设得更加亮丽。让英雄的精神,在我们的奋斗中代代相传!
03
这世间,从无天生的英雄,唯有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凡人。
这股激励我们前行的“劲”,正是源自千千万万平凡个体在民族存亡关头的无畏抉择。
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每一个立足岗位、奋力拼搏的你我,都是这股“劲”的传承者与实践者。我们用扎实的行动致敬先烈,将这份融入血脉的担当与坚韧,化为日常奋斗的澎湃动力。
如今,这股源自万千凡人的“劲”,在祖国北疆大地上奔涌、汇聚,正化作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的磅礴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