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拓荒精神 书写绿色传奇

来源:草原云 编辑:马慧博 发布时间:2024年10月07日 13:35:27
|

走进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国营新华林场广袤的林区,只见特色采摘园小杂果经济林一片连着一片,在深秋的阳光下,绿色中缀满了累累果实。

凝心聚力促团结,石榴花开别样红。在新华林场会议室的墙上挂着一张巨大的照片,照片中火红的石榴挂满枝头。“新华林场生态绿化之所以能取得现在的成效,是当地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新华林场场长索亚勒说。

1960年,为阻挡肆虐的风沙,国营新华林场应运而生。地处临河区乌兰图克境内的国营新华林场,历经60多年波澜壮阔的岁月洗礼,目前已成为拥有4个分场、面积达5.2万亩的造林治沙生态公益性林场。

“新华林场地处黄河‘几字弯’,建场之初生态环境极其恶劣,辖区到处都是沙滩、荒滩、碱滩、草滩。”索亚勒说,“在三代林场人的努力和国家项目的支持下,林场创造了沙滩荒滩变绿洲、碱滩草滩变林海的生态奇迹,现已累计造林3.9万亩,林场森林覆盖率达65%。如今的林场成了各族群众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幸福家园。”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在林场造林之初,先后有400多名各族群众加入到治沙队伍中来,大家舍小家顾大家,踊跃集资购买了3000余株树苗,最初的栽种试验,为树苗的选育奠定了基础。

一代代林场各族职工,团结一心接续奋斗,用种树压沙的生动实践,实现人进沙退。沙地面积从20世纪60年代的2.15万亩逐年缩小,到2024年,沙地全部被绿地取代。目前,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野鸡、野兔、狐狸、猫头鹰、啄木鸟等84种野生动物在此繁衍生息,绿色之变的生态奇迹,让各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决心更大了、信心更足了。

从茫茫沙海到片片绿洲,在绵延万里的风沙线上,新一代林场人用实际行动传承和弘扬“三北精神”,他们不断实践和改进,采取流动沙丘固定和乔灌草相结合等综合治理技术,构建了“网、带、片”立体防护体系,林网控制面积达58.5万亩。林场周边耕地面积由1960年的127万亩增加到现在的232万亩,粮食产量由2019年的60.6万吨增长到2023年的66万吨,带动周边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从最初造林时的48元增加到现在的27846元,绿色屏障不仅带动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保障了粮食安全,也为区域防沙治沙提供了范例。新华林场先后获评临河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巴彦淖尔市“坚强堡垒支部”,成为内蒙古自治区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片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基地。

从点沙成金到绿富同兴,林场充分利用水土、光热资源,大力发展“光伏+”、特色林果等产业,通过实施临河区防沙治沙与光伏一体化工程,治理沙化土地取得新成效。在隆强作业区、民乐作业区实施“绿带行动”工程,共栽植梭梭苗6358亩,锁边乔木沙枣林2万株、梭梭120万株。在梭梭根部嫁接肉苁蓉,每亩增收3000元;在新胜作业区盐碱地治理区栽植文冠果1.5万株,吸纳周边各族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年人均务工增收5000余元。

聚焦巴彦淖尔市及周边盟市的用苗需求,林场人全力做好乡土树种选育推广工作,共建设保障性苗圃500亩,储备乔灌木苗1300万株、种条60万根,全面保障了“三北”工程六期建设。

“作为造林治沙生态公益性林场,新华林场担负着林业种植的科研任务。”索亚勒说,通过和中国林科院沙漠林业实验中心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林场组建了11人的技术团队,开展了20多种防沙治沙和耐盐碱乔灌草种相结合的品种实验,目前已在试验田中成功种植涵盖15个品种的24000多株幼苗,为国家林业科研贡献了林场人的智慧。(王林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