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锦旗伊和乌素苏木,双峰驼不只是牧民世代相伴的“伙伴”,它们还承载着新的致富希望。近年来,当地依托科研力量、产业加工和政策扶持,逐步形成了一条完整的驼奶产业链。从牧场到工厂,从科研到品牌,一杯驼奶背后,正在汇聚起乡村产业振兴的新动能。
科研走进牧户,传统养驼业焕新机
在巴音孟和嘎查的牧户家里,挤奶机旁和储存室内,内蒙古农业大学的科研团队正在手把手指导牧民操作设备,传授科学保存方法。
本地牧民阿拉腾布拉格说:“我们家一直是三代传统放牧的,这几年在政府指导下,做起了驼奶、酸奶的生意,收入比较稳定,也提高了我们的生活水平。”
科研的介入,正让养驼人看到了新的可能。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科学工程学院教授双全介绍:“骆驼传统产业,驼奶质量低、保质期短,产品种类比较单一。我们在伊和乌素驼奶产业的发展上,特别是在产品开发和生产线建设上提供了技术支撑。下一步要推进工艺改进和产品创新,把新鲜驼奶加工成饮品、驼奶粉、益生菌片等,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
工厂助力,牧场驼奶走向全国
在伊和乌素的“恩亘苏”驼奶加工厂,现代化的生产线高速运转。这里不仅将牧场的新鲜奶源转化为高品质产品,还通过规模化加工,把驼奶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工厂技术总监双喜介绍:“2021年建厂,2022年12月28日开始生产。现在我们的产品已销往内蒙古各地以及浙江、江苏等20多个城市,今年产值有望达到1500万到3000万。我们的奶源地草原含有200多种中草药,蛋白质含量常年不低于3.7。通过保持灭菌工艺,常温下可保存半年,而且去掉了驼奶原有的腥味。我们正在研发饮料、酸奶、奶茶粉等新品,不断丰富产品种类。”
产业链条延伸,乡村振兴提速
为了推动驼奶产业高质量发展,当地政府积极搭建平台、引进团队、建设园区,逐步形成了“政府投资+人才支撑+企业运营+牧民收益”的产业模式。
伊和乌素苏木副苏木长高娜介绍:“我们围绕伊和乌素骆驼产业搭建了恩亘苏驼奶厂,政府投资建设高端营养食品加工园区,并且塑建恩亘苏品牌。我们还引进了双全、王吉利特等人才团队,为驼奶工艺改进和产业顶层设计提供技术攻关。同时,引导养殖户建立奶站,为下一步整体布局打好基础,带动大家通过售卖驼奶、驼肉实现增收致富。”
如今,伊和乌素苏木双峰驼存栏已超过3000峰,占杭锦旗近一半。驼奶产业不仅成为农牧民的“致富密码”,更让草原驼峰再度连绵起伏,成为传统畜牧业转型升级的生动注脚。
从牧场到餐桌,一杯驼奶的价值
一杯驼奶,汇聚了牧民的辛勤劳作、科研团队的技术创新、工厂的现代加工,以及政府的政策扶持。
它不仅是牧区乳香飘散的见证,更是乡村振兴和产业升级的缩影。
在伊和乌素,牧业正因“驼奶”而走向更加广阔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