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托克旗:螺旋藻产业注入科技动能
近年来,鄂托克旗持续提升螺旋藻产业科技含量,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推动这一特色产业不断做大做强。
在8月28日的螺旋藻研发产品成果发布会上,集中展示了多项基于螺旋藻及其活性成分的生物医学研究成果,创新推出螺旋藻外泌体口腔凝胶、皮肤凝胶、纳米螺旋滴眼液及螺旋藻益生菌等系列产品,进一步拓宽了螺旋藻的应用范围,助力鄂托克旗螺旋藻产业从传统养殖迈向生物医药高端领域。
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国家级人才计划人选专家、浙江大学—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生物医药联合研究中心主任周民表示:“外泌体产品提取难度大,因其含量少且传统离心法耗时久、产量低。现通过细胞破碎、梯度离心及高纤维反应处理器等技术提升产量。同时我们结合市场需求,针对其抗炎优势,优先应用于眼科炎症、口腔疾病及皮肤病等临床治疗领域。”
2024年,鄂托克旗人民政府与浙江大学合作共建生物医药联合研究中心,创新采用“人才飞地”模式,在杭州设立研发中心。浙大团队专注技术研发与临床转化研究,鄂托克旗则提供中试基地和产业化配套条件,成功构建“杭州研发—鄂托克转化”的协同创新链条。
鄂托克旗工信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高广峰表示:“以往我旗螺旋藻产业以原料藻粉生产为主。如今借助浙江大学的科研力量,我们正在深度挖掘螺旋藻的巨大潜在价值,推动产业正式跨入生物医药这一前沿和高附加值领域,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突破。”
近年来,鄂托克旗通过引进医药龙头企业、建设中试研发平台、组建专家智库等一系列举措,系统推进螺旋藻养殖技术革新、生产流程智能化改造和高附加值产品开发,持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目前,全旗螺旋藻养殖面积和年产量均居全国首位,年产能突破5000吨,产值超过5亿元。在科技的有力驱动下,螺旋藻产业正迎来能级跃升的新阶段。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奇慧 牧仁德力格尔 杨紫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