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鄂托克旗把发展壮大嘎查村集体经济作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不断谋深抓细“组团式”帮扶工作,“集思广益”找出路、“抱团取暖”聚合力,以“众人拾柴”之力助推乡村经济发展的火焰越来越旺。
借组团帮扶之力
助力帮扶地区实现新突破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今年,鄂托克旗在第一书记“产业联盟”模式的基础上,明确了“1+6+N”的上下联通服务体系:以最优选派驻村干部为基础,在6个苏木镇分别设立6个服务大队,各服务大队分别下设2至3个服务中队。该模式是以第一书记为牵引、以分工协作为前提、以利益联结为纽带、以包联部门为后盾而建立起的党建联系更紧、服务治理覆盖更广、产业集聚作用更强的包联驻村新体系。
阿尔巴斯苏木带领各嘎查班子成员赴乌审旗乌兰陶勒盖镇、图克镇等地考察学习集体经济发展、抱团式发展、电商运营等模式,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合力;木凯淖尔镇7个人口密集区建设垃圾压缩转运站,19个嘎查村(社区)实现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全覆盖、生活污水全处理,打通城乡生活垃圾转运“最后一公里”……上下联通的服务体系推动了各苏木镇、嘎查村实现资源高效整合、设施联建共享、产业协同发展,不断推进鄂托克旗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以人才培养之径
助推帮扶干部实现新提升
人才是激荡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高质量的乡村振兴,离不开高质量的人才。随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越来越多政策、资源、资金向基层一线倾斜。如果基层干部思路不宽、能力不强,可能出现“守着金山银山饿肚子”的情况。
乘干部下沉之风
推动乡村振兴实现新发展
棋盘井镇高频填报台账从29项精简至14项、乌兰镇通过“拉家常”的方式了解农牧民实际困难和现实需求、百眼井村下沉工作队化解草牧场纠纷……鄂托克旗逐渐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的创新之路,实现因地制宜为干部赋能、为基层减负。
新变化、新发展、新盼头。“组团式”帮扶正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参与到鄂托克乡村建设中,从“单打独斗”到“团队作战”、从“各自为营”到“全域共享”、从“兴师动众”到“小马拉大车”,上下联通的服务体系正在悄然改变乡村面貌,为鄂托克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让乡村振兴更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