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柳和旱柳作为一种沙区造林乡土树种,具有生长迅速、适应性强,耐旱、耐盐碱、固沙保土力强的特点,我市充分利用当地沙柳和旱柳资源,组织群众长期不懈推进植树造林,防沙治沙。村民们每年对沙柳进行平茬,将砍下的沙柳苗切成一截一截的枝条,用于建造沙障。此外,对旱柳苗进行浸水处理,使其补充水分,埋入沙地内进行繁殖,有利于次年的生根,提高成活率。
“旱柳苗木来自于乌审旗周边农牧民家的柳树,有效地提高了当地牧民的一部分收入。我们严格控制苗木质量,运来后充分泡苗,再给根部沾一种肥料,促进根部发育,然后造林治沙。”乌审旗某植树造林项目经理何瑞东说。
据了解,我市育苗总面积15.65万亩,总产量9.97亿株,能用于“三北”工程所需苗木总量达6.7亿株,已储备2024年秋冬季实施沙柳沙障原材料26.7万吨,2025年实施沙障原材料68.5万吨,各类种苗、沙障原材料供应充足。目前,在“三北”工程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现场,共有160余万人次参加义务植树活动,栽植各类适合沙地种植的乔灌木共1000万株。“三北”工程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共完成沙化土地治理505.05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