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格尔旗“企地共建”模式,有效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来源:鄂尔多斯日报 编辑:赵燕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2日 11:18:59
|

近年来,准格尔旗深入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工业反哺农业、二产拉动一产”的决策部署,按照“党政搭台、企地联合、利益共享”的工作理念,充分发挥全旗工矿企业多、资金实力雄厚等优势,凝心聚力推动“一产重塑”,持续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全力打造全区共同富裕先行区。2022年和2023年上半年,全旗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保持全市第一。

一、主要做法

(一)领好路子,推动企地双方同发力。运用工业化思维发展现代农牧业,引导驻旗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大力投资乡村产业项目。一是找准抓手。结合矿区生态修复治理,创新开展“企地企民携手,共建美好生活”专项行动,旗委、政府主要领导专题研究部署,出台《准格尔旗深入开展“企地企民携手、共建美好生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分管领导盯进度、抓落实,进一步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坚持把企地共建行动与二产拉一产、万企兴万村等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建立共享项目库,推动企业持续提升共建带动力。截至目前,全旗14个苏木乡镇街道与248家企业确定共建项目267个、涉及资金19.7亿元,已到位资金9.4亿元,建成项目143个,正在建设124个。二是强化保障。旗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1亿元乡村振兴资金,截至目前,累计列支7.6亿元,全力支持农村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改善等。出台《准格尔旗乡村振兴重点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对牛羊产业集群发展、配套设施建设、养殖业全产业链发展予以大力支持;正在研究制定《准格尔旗乡村振兴重点产业发展扶持政策措施十六条》,明确培育龙头企业、加强品牌建设、加大金融支持等16个方面奖补措施,针对不同实施项目,给予一次性最高300万元补贴和3000万元以内贷款贴息补助,全面激发企地共建活力。三是搭好平台。以科技项目为抓手大力支持农牧业企业技术攻关、创新服务,2023年安排科技研发和农技提升等领域投入经费362.2万元,拨付企业申报各类重点科技项目专项资金970万元。加强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等区内外“农字号”科研院校交流合作,引进专家团队5支15人,建成科研基地2个,达成合作项目3个,初步建立起高校科研院所与地方、企业共同参与的产业合作新模式。强化乡土实用人才支撑,建成苏木乡镇街道人才工作站14个,建立生产型、技能型、经营型等六类农村实用人才库,储备人才2196人,人才“添智增力”作用有效发挥。

(二)开准方子,确保企地发展可持续。一是订单销售稳预期。由县级领导牵头乡镇主要领导负责,深入80家工矿企业开展“敲门行动”,积极寻求与伊泰、汇能、满世等大型驻地工矿企业合作,年均订单稳定在1.2亿元左右,为农产品销路兜底,让老百姓放心种植、全力生产。二是镇属公司强带动。充分发挥镇属企业对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全旗14个苏木乡镇街道13个已成立镇属公司。准格尔召镇采取“党支部+村集体经济公司+养殖企业+矿山企业+农户”模式,由8个村和1个社区共同出资设立鄂尔多斯市睿宸商贸有限公司,与19家驻地企业签订“万牛”养殖项目肉煤置换合作协议,实现营业性收入2100万元,纯收入230万元。纳日松镇19个村2个社区以合资入股形式成立集体经济联合公司,业务由最初的物业保洁扩展到“订单式”采购、建筑工程、广告制作安装、劳保劳务等多元服务,镇属公司统一“接单”后向各村分派订单,引导农户按单种植养殖,由企业统一收购,规模养殖户年收入增加10万元,散养户年收入增加2万元。三是盘活资源增活力。有效利用矿区复垦土地闲置资源,集中建设一批“光伏+”产业项目。满世集团与瀚峡新能源有限公司合作的400MW光伏项目,将4个煤矿(昶旭煤矿、壕赖梁煤矿、远兴煤矿、柳林沟煤矿)3个村近1万亩复垦土地整合流转开发,村民年租金收入196万元,带动就业500余人。准格尔召镇风光农牧“新能源+农牧业”产业集群,建成现代畜牧示范(6400亩)、特色养殖示范(1660亩)、智慧农业(2950亩)、新能源(2000亩)四大板块,并围绕光伏发电项目发展“板下经济”,养殖安格斯牛、西门塔尔牛等2500头、高原土鸡5万只,正在建设2万只奶绵羊育种基地,全镇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从600万元跃升至6400万元,纯收入从160万元大跨步到700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2600元以上。四是入股分红促增收。纳日松镇构建“145”收益分配机制,镇属公司每年将盈利的10%作为救助低收入家庭和突发性疾病、意外事故、自然灾害等造成的特殊困难家庭兜底保障资金;40%向全镇19个村2个社区村集体经济成员“分红”;50%用于公司后续产业发展。经测算,全镇6300名常住居民人均增收9600元以上。布尔陶亥苏木百万生猪生态循环全产业链项目,村集体与量蕴公司签订合作养猪试行方案,采用“政府+企业+村集体+农户+保险”模式,通过统一品牌、统一提供仔猪、统一防疫管理、统一饲料、统一技术服务、统一回收和销售等方式,带动村集体和农户共同养殖,同时生猪全产业链项目可提供6000个工作岗位,人均岗位工资年收入7万元。

(三)压实担子,保证企地共建抓严实。一是坚持专班推进。成立企地共建工作专班,由旗委、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旗委副书记任常务副组长,各有关常委、副旗长任副组长。2023年,旗委常委会召开2次会议,听取共建工作开展情况,研究解决推进过程中的具体问题;旗委副书记作为牵头领导,将该项工作常态化抓在手上,今年以来通过会议、现场督导等形式,先后3次研究推进企地共建工作。召开全旗企地共建项目建设现场观摩会,14个苏木乡镇街道党政相关领导,分别对全旗16个示范项目进行了现场观摩,营造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二是健全调度机制。抓好跟踪服务、主动服务,实行专班月调度,建立问题台账,及时研究解决企地共建、二产拉动一产等工作推进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组织各苏木乡镇街道主要负责同志及有关部门负责人,赴陕西省府谷县、神木市、山西省临汾市等地考察学习企地共建项目运行主体、运行模式等方面先进做法。10月9日,重组成立乡村产业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进一步规范了镇属公司规范运行,下一步由旗乡村产业投资管理公司牵头,加强对镇属公司监督指导,探索苏木乡镇成立混改公司,具体负责镇属、村属集体经济业务,切实保障企地共建各项工作高质高效开展。三是强化协同发力。明确发改、自然资源、林草、水利等部门优先支持二产拉一产项目,主动会商解决项目推进中的问题,协同推进项目审批、手续办理等工作。加大用电、用水和道路基础设施等优惠政策扶持,降低企业要素投入成本。

二、工作成效

(一)强化了企业的责任意识。过去矿山企业对生态环境保护不重视,思想认识不足,落实“边开采边治理”要求不到位,治理进度远远落后于开采速度,严重制约着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通过开展企地共建行动,把企业和老百姓牢牢捆绑在一起,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助推企业更好地贡献力量、履行社会责任。共建行动开展以来,共有277家企业参与进来,真金白银支持乡村产业发展,确定实施共建项目405个,158个村集体全部受益,让共同富裕有了重要抓手。

(二)激发了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过去因为产业谋划不足,企业扶持农民脱贫致富,更多的是给钱给物,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广大农民主观上依赖“被动输血”,自身“造血”能力不足。推动产业振兴,把企地双方吸附到产业链上,让“被动输血”变“主动造血”,全面激发了两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共建工作开展以来,各大能源企业纷纷“跨界”,投资农牧业项目17个,投资概算36亿元。2022年,全旗所有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全部突破20万元,34个村超百万元、3个村超千万元,总量超1.8亿元;2023年,预计所有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超35万元,千万村、百万村数量突破45个,总量突破2亿元。

(三)富足了农牧民的钱袋子。通过企地共建工作的开展,更多农民见到了收益、看到了潜力、改变了观念,更愿意参与到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牧业产业项目建设中来。2022年,全旗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6%,增速全市第一,农民人均年收入增长超过2000元;2023年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7.6%,继续保持了全市增速第一的良好势头。

(四)提升了基层现代化治理能力。企地共建以“七个一”活动为载体,要求企地双方共同开展一次企地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共同摸排一次企民利益诉求和矛盾纠纷,共同开展一次进企业送服务促发展优化营商环境活动,共同召开一次村企共建助力村集体经济发展座谈会,共同组织一次村内基础设施民生实事认领活动,共同举办一次访贫问苦企地公益慈善活动,共同开展一次企地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优化营商环境、乡村振兴和基层党建等工作有机结合,着力构建更加和谐的企地企民关系,从源头上防止问题发生,推动基层治理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三、经验启示

(一)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党的引领是根本保障。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深化政府抓落实的主导作用,强化政策资金支撑,充分调动企业、社会、农民各方积极性形成合力,加快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为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提供强大动能和坚强保障。

(二)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工业反哺农业是有力抓手。坚持企地企民共建、二产拉动一产,以工业化思维推进一产重塑,把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与新能源、生态文旅、绿色矿山建设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一体化统筹推进,带动农村产业、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等全要素发展,改变过去矿区群众一“征”了之、一“搬”了之的做法,形成“开一方资源、惠一方百姓、促一方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促进村集体和农民增收是关键之举。坚持产业带动,积极争取企业支持,引导企业投资光伏、特色种植养殖、田园综合体等产业项目,持续培育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构建“工矿企业+龙头企业+镇属联合公司+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利益联结模式,通过土地流转、订单收购农副产品、集体经济项目入股和建厂就地吸纳劳动力等方式实现租金、务工、分红多种收益,不断丰富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四)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基层社会治理是重要保障。坚持农民主体地位,认真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将市域社会治理、企民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优化营商环境等工作贯穿其中,切实推动问题共商、责任共担、难题共解、发展共谋,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