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准格尔旗,一项古老的皮雕技艺正焕发新生,成为连接文化传承、就业增收与民族团结的纽带,而这一切的核心,是“匠心坊”——准格尔旗传统手工艺促就业服务中心。
8月26日,走进“匠心坊”2025年皮雕高级培训班,学员们屏息凝神,数十种刻刀在牛皮上沿着古老的唐草纹路游走。落刀、敲击,每一分力道都凝聚着千锤百炼的功力。制作一张作为单肩包点睛之笔的牛皮画,需历经切皮、拓图、雕刻、錾刻、染色、缝制近一周时间,这不仅复刻古法,更是对耐心与匠心的极致考验。
学员杨敏燕说:“我参加了三期培训,深深着迷于皮雕的古朴韵味。这庞大深厚的文化底蕴值得传承!我计划通过学校社团,让孩子们也体验一刀一刻的魅力,感受中华古老技艺。”
通过邀请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坐镇,采用“分级培养、以师带徒”模式致力于培养扎根本土的匠人队伍。目前已培训学员100余人。受益者王东升,从首批学员蜕变为“匠心坊”负责人及旗皮雕工艺传承人,如今肩负培训与文创开发双重使命。
准格尔民族手工艺促就业服务站负责人 王东升说:“我们集培训与销售于一体,学员学成后可通过多种渠道推广作品:线上电商、线下沙龙研学、私人定制、店内销售。接下来要承接批量订单,打造具有准格尔特色的文创产品!”
皮雕,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是撬动特色产业的“金钥匙”。“匠心坊”构建了完整闭环:从培训区技艺孵化、体验区兴趣培养,到定制区市场对接、售卖区成果转化,为学员提供“掌握技能→优先就业→免费创业指导→实现增收”的一站式方案。目前,已与黄河大峡谷、成吉思汗陵、鄂尔多斯草原等景区战略合作,设立“非遗文创专柜”,成功开发笔记本、驾驶证套、刀套、手表皮链等多款热销创意产品。
这片秉持“传承不守旧,创新不离根”理念的就业孵化阵地,正持续探索创造性转化,让古老皮雕技艺在新时代绽放蓬勃生机,真正雕琢出一条文化共兴、就业共富、民族共情的融合之路!
记者:王锐娜 通讯员:崔凯 黄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