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格尔旗黄河稻渔空间:盐碱滩变生态园

作者:市融媒体中心 张晓艳 苑雪璐 张佳荣 常娜 金咏 来源:鄂尔多斯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布赫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1日 09:26:30
|

昔日白茫茫的盐碱滩,今日生机盎然的田园画卷。位于黄河岸边的黄河稻渔生态观光园,不仅让盐碱地焕发新生,更成为带动村民增收、助力孩子成长、吸引八方游客的乡村振兴典范。

今年,园区承接了准格尔旗全旗四年级学生的研学活动,围绕“春耕”和“秋收”主题,设计了“小小稻田设计师”、插秧、浑水摸鱼、挖土豆、喂兔子等丰富的农事体验项目,让孩子们在亲近自然中收获知识,感悟劳动价值。

站在黄河稻渔生态观光园的观景台上俯瞰,2000亩稻田织就的翠绿画卷在夏风中起伏,五幅巨型“稻田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乡村振兴”“文明准格尔”与充满童趣的“哪吒”主题交相辉映,蔚为壮观。谁能想到,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白茫茫、作物难生的盐碱滩?

为了唤醒这片沉睡的土地,园区累计投入资金超过三千万元,进行土壤改良和水系治理。功夫不负有心人,昔日的“不毛之地”如今成为了稻浪翻滚、鱼蟹肥美的生态园。

黄河稻渔生态观光园负责人刘慧介绍:“从盐碱地到现在的稻田画,我们经历了4年。今年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数量明显增加,有苍鹭、鸳鸯、野鸭子等在这里安家落户。”

在生态修复的基础上,黄河稻渔生态观光园创新发展“稻”与“渔”的立体种养模式,并以此为基点,实现了“接二连三”的产业融合发展。一产夯基:流转周边村民土地2000亩,规模化种植水稻品种达18种,总产量超80万斤;二产增值:对自产水稻进行加工,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三产赋能:以农业观光为核心,大力发展研学旅行、团队建设、家庭亲子游等业态。园区的发展产生了显著的“溢出效应”,最直接的受益者就是当地村民。通过“土地流转+劳务收入+餐饮带动”,周边村民的户均收入在园区客流带动下几乎翻了一番。

“我是土生土长本地人,这个景区建成后,我在家门口找到新出路,不仅把闲置土地流转给园区,每年能收入稳定的租金,自己也入职了景区,成了这里的员工。现在既能月月拿工资,又有土地流转收益,收入翻了番,还能守着家照顾老小,这样的日子挺好。”准格尔旗大路镇小滩子村村民刘俊伟说。

从白茫茫的盐碱滩,到稻香鱼跃、鸟语花香的生态乐园;从村民外出谋生路,到在家门口捧上“金饭碗”;从单调的农业生产,到生机勃勃的三产融合……黄河稻渔生态观光园以创新实践,在黄河岸边书写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刘慧透露:“下一步,主要还是想跟‘稻’和‘渔’两个字结合,多开发一些体验类型的活动。针对家庭游和亲子游的项目会偏多一点,在我们民宿周边,设立了不同风格的网红打卡地,保证给游客带来一个舒适休闲的田园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