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水绕着准格尔流,她流进了蒙汉人民的心里头。”漫瀚调唱出了准格尔的地理方位,也表达了准格尔人民的民族情感。准格尔,就在黄河北、东、南三面环抱之中;准格尔,就在蒙、晋、陕三省交汇之处;准格尔,常住人口36万人,居住着汉、蒙、回、满、藏等15个民族,更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的模范地区。在准格尔,不仅有丰富的红色文化、黄河文化、长城文化、草原文化、农耕文化,还有独特的民俗文化。
民俗是生活在某一特定地域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共享、传承的风俗习惯,是约定俗成的重要社会文化现象。民俗文化广泛存在于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且别具一格。
准格尔民俗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根据考古调查和文物发掘研究结果揭示,在准格尔旗纳林川畔和黄河沿岸发现了不少旧石器早期的石器遗存。证明在旧石器时期,准格尔已经有古人类活动。他们在这里生活繁衍,过着以狩猎为主、采集为辅的群体生活。早在5000年前,准格尔进入了新石器时代,寨子圪旦遗址既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又包含了黄河文化和北方草原文化的因素。民俗文化中所包含与传达的重要核心价值和精神寄托,就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有力见证。
从语言文化来看,我国各地的方言种类繁多,每种方言都有其独自的特点和价值。方言不仅是地域文化的载体,也是民族认同的重要标志之一。
准格尔语言,是以北方方言晋语系为基本特征的方言,音韵、声调、遣词造句的规律大体趋向于普通话。准格尔旗方言区,指沙圪堵、纳林、海子塔、西黑岱、东孔兑、布尔洞沟、西营子、大路峁,准格尔召、四道柳、铧尖等广大地区。东西约100公里,南北70余公里,不同地域还存在次方言区。如北部3个乡镇操河套川话,东部沿河讲偏关话,南部马栅、长滩为河曲话,川掌、羊市塔、五字湾、铧尖等西部区域则偏重府谷、神木口音。变异之处,反映出准格尔旗方言具有地区性和民族性和相互交往交流交融的特殊表现形式。
吃肉喝酒品奶茶
载歌载舞献哈达
干了这杯再斟满
歌声不断酒不断
……
来到准格尔,你一定能感受到这里的蒙汉人民团结友善、豪迈大方、热情好客。在准格尔,若提到山曲、民歌,人们自然就会想到漫瀚调。
漫瀚调,是以鄂尔多斯蒙古族民间传统短调民歌为“母曲”,且极为巧妙地吸收和融合了陕北、晋西北民歌的一些旋法、润腔,并选配“爬山调”“信天游”等汉语歌词,再其后又有了蒙汉语混搭的“风搅雪”歌词。漫瀚调发源于准格尔已逾百年,是准格尔蒙汉各族人民在交往交流交融中所产生的音乐艺术结晶。1996年,准格尔旗被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漫瀚调)之乡”。2008年,漫瀚调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在准格尔,由于蒙汉聚居,所以有很多人名、地名,是蒙汉语混搭的。有蒙古族人用汉姓汉语起名的,如:杨达赖、王巴特;也有汉族起蒙名的,蒙古族人起汉名,“二少爷”奇子俊可谓时代先锋。地名如:大圐圙,这里的“圐圙”是蒙古语,意为“围城”;孔兑,也是蒙古语,意为“川”,东孔兑即东川。
名字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也是蒙汉人民长期共同生产生活,在相互认同的基础上相互尊重、理解、赏识,并进一步融合于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之中的实例。
从饮食文化来看,蒙古族和汉族饮食各具特色,但经过长期融合便逐渐形成了准格尔人喜荤好酸的重口味。
汉族之肉食以猪肉为大宗,鲜肉现备,腌肉常备,烹饪或烩、或炖、或炒、或炸、或焖、或烧均可。过去,因当地自产白面、大米较少,以糜米等小杂粮为主食,焖饭、捞饭、酸饭,炒米、炒面寻常,荞面、豆面、莜面等面食也有。以往冬春鲜蔬罕见,菜食多靠秋储腌制酸白菜、腐酱菜、滥腌菜、红腌菜等为主。
蒙古族之肉食以羊肉为大宗,炖羊肉、手把肉、羊背子、烤全羊、羊杂碎通吃。红茶、奶茶、面茶、酥油茶,鲜奶、酸奶、奶酪、馓子、羊油饼等茶食、奶食也是蒙古族传统特色食品。
如今之日常,汉食蒙餐兼容并蓄,“六六八八”农家席,“四大名小吃”碗饦、凉粉、粉皮、擦粉,早已成为准格尔地的特色风味。
从服饰文化来看,服饰作为人类活动的产物之一,与其他文化现象一样,都是历史发展的结果。
蒙古族服饰在一个最为普通的层面上既体现着本民族的文化特征,又蕴涵了自然环境、经济类型、历史背景、生产技术和审美观念等因素。准格尔蒙古族服饰,既与其他地区同民族有共同点,又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点。尤其是蒙古族妇女服饰色彩缤纷,头饰别具一格,传统服饰的地域性差异延续至今。
准格尔蒙古族服饰有自己的历史特征,既有满族宫廷服饰的气象,又有清代宫廷绣衣的款式,颜色多为红、粉、绿、天蓝等,绣花多为花草虫鱼和传统纹饰的结合。袖子向上卷起,里面放手帕。头饰由两件套(发箍和连垂)组成,“多用珊瑚少用银”。
准格尔蒙古族服饰于2010年6月被列入鄂尔多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蒙古族和汉族民众在平时的生产、生活中一样着装,宽松合体便于劳作,只是在节庆、婚礼等特定场合时才穿戴特有的民族服饰。
从居所文化来看,现籍居于准格尔旗的蒙古族同胞,早已告别了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选择了筑屋定居,毡帐之包则成为了旅游体验设施,点缀村落与景区之中。汉族的年轻人也逐渐搬离了老人们曾经依恋的靠山傍沟、冬暖夏凉的土窑洞、石窑洞、砖窑洞。各族民众陆续住进了现代化的民宅大院、高档小区,杂居交融,守望相助,开启了工作学习和生产生活的新模式。
宗教文化也属民俗文化。古建筑遗存,鄂尔多斯境内现存最大的藏传佛教寺庙建筑群——准格尔召,其形制与风格,都融合和体现了蒙、藏、汉的艺术基因。
从婚俗文化来看,蒙古族和汉族传统婚礼,习俗不同,娶聘有别,礼制繁琐。改革开放以来,准格尔旗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更加稠密、紧密、亲密,不仅有少数民族与汉族通婚,更有跨国联姻。机关干部苗小燕说,她的奶奶是满族、自己是蒙古族、丈夫是汉族。在准格尔旗,一家数代多个民族,已不是个例。包容开放的婚恋观念,促使传统婚俗去粗取精、相融简化,现代婚礼文明清新、蔚然成风。
从节庆文化来看,清朝年间,“西口古道”的形成、发展,推动了蒙汉经济交往、文化交流和文明交融。生息在蒙、晋、陕三省区地缘交汇点上的蒙汉民族形成了自己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之后,入境的其他民族融合于这里的本土文化的同时,也保持和发展了各自不同的民族特色。在准格尔,无论大年、小年、元宵节、二月二、清明节、端午节、中元节、中秋节、冬至节、腊八节,以及社火、古会、庙会、灯游会、集市日、交流会、那达慕,乃至祭神祭祖祭成陵、祭火祭灶祭敖包、祭窑祭山祭河路等等的民间节庆、祭祀活动,多少年来各族群众都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共同组织、共同参与。特别是每当街坊邻居起房盖舍、婚宴喜事、丧葬祭奠、三病四痛之时,彼此都会伸以援手,慷慨相助。
民俗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在特定的区域和群体中约定俗成,并随历史的演变而积淀,为人们共同遵守的习俗,体现着一个民族的心理,折射出一个民族的精神,表现着一个民族的性格,同时也展示着一个民族的审美情趣。了解和研究民族习俗,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利于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共同守望、集体遵从、不断延续是民俗文化得以形成和传承的重要途径。
今天的准格尔民俗文化,有的流传在老人们的口中,有的存活于童年的记忆中,有的依然伴随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丰富厚重的准格尔民俗文化,仿佛向世人诉说着一个地方民族交融的古老故事,演绎出一个地方民族历史文化的变迁与升华过程,也是北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民族在不断地迁徙、融合、交流和发展过程中,创造出了独特区位和地理环境中多民族和睦相处、和谐并存、稳定多元、共生共荣的民间信仰、文化生态。准格尔民俗文化长期地、广泛地存在和积淀于各民族生产生活当中。
(武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