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社区可方便了,医院、食堂、超市、老年大学应有尽有,我们真正享受到了老有所医、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幸福晚年生活。”71岁的李秀华老人感慨道。
李秀华是准格尔旗沙圪堵镇民乐社区居民,一大早她便走出家门,来到了距离自家不到一公里的民乐社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熟练的为老人量血压、测血糖,热情叮嘱老人按时服药。李秀华老人的腿脚不好,还患有慢性疾病,卫生服务中心设在家门口为老人解决了看病难题。“一出家门就能看上病,大夫也很细心,小病基本不用出社区。”李秀华说。
看完病,老人迈着蹒跚的步履来到了隔壁的老年大学,自小喜欢音乐,但一直没有机会学习,没想到晚年之际家门口办起了老年大学声乐班。每周她都会定时出现在声乐班内,与一众老年人共同学习各种歌曲。从悠扬的蒙古民歌到激昂的红歌,几年来老人学会了不少经典歌曲,还经常登上社区舞台进行表演。“我就喜欢唱歌,喜欢听漫瀚调,这些在社区都能实现,和老姐妹们一起唱唱歌,听听山曲儿,生活过得有滋有味。”谈起社区丰富的文化生活,老人咱不要绝口。
上完课正值午饭时间,老人随即走到另一边长者食堂,热气腾腾的饭菜早已准备就绪,老人来到窗口前,一盘精细烩菜配上一碗香喷喷的米饭,饭菜都是根据老年人的饮食习惯精心烹制的,李秀华老人的一日三餐大多数时间都在这里享用。“政府有补贴,一顿饭花不了几块钱,味道也不错,给我们老年人解决了大麻烦。”
在沙圪堵镇民乐社区,像李秀华老人这样60周岁以上老年人有1100余人,而这其中又有不少是身患疾病的五保老人、空巢老人。为了让这些老年人真正在家门口过上优质的“享老”生活,准格尔旗民政局、卫健委等多个部门联手,共同打造集“乐享”、“乐宁”、“乐康”于一体的一刻钟便民养老服务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派出专人就近为老人们提供统一的健康管理服务,保障老人们身体健康;准格尔旗旗老年大学专门开设了舞蹈、养生、声乐等形式多样的课程,满足老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社区还专门打造了涵盖银行、超市、银龄发屋等基础配套的迷你商圈,为老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便利条件;此外,针对一些困难群体,社区充分发挥五社联动作用,积极联结社会志愿者服务力量,定期为老人们提供心理疏导、家政等上门服务。
近年来,准格尔旗积不断创新养老服务模式,积极构建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医食为主的多元服务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随着长者食堂、卫生服务中心、老年大学等配套设施的落户,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日益完善。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在家门口享受到了幸福的晚年生活,实现了从“养老”到“享老”的华丽转身。
记者:郝丽娜 王丽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