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尽民间百态,塑出浮世千味。在准格尔旗,面塑非遗传承人和爱好者带着“文化家当”出深山,让非遗之美从黄河岸边走向莫干山,首秀世界品牌大会。今年,准格尔旗非遗面塑还走进北京、走进巴黎国际博览会,再次向国际迈出了一大步,这一次次的精彩亮相,见证了准格尔旗非遗面塑的“文化巨变”,既秀出面食绝活,亦亮出文化韵味。
匠心妙手,万千姿态信手“捏”来;技艺传承,塑人塑心塑传承。明清“走西口”的盛行,让晋陕捏面人这一古老的传统文化,也传入了内蒙古,并与当地民俗逐步融合,形成了准格尔旗独具特色的传统面塑技艺。2012年5月,面塑被列入准格尔旗旗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传统+现代、平面+立体、2D+3D等创新面塑形式层出不穷,被称为“立体的画,无声的戏”,享誉国内外。
叶爱连自小喜爱面塑,当她与面塑技艺有了一面之缘后,便沉醉其中,把面塑当成了生活的一部分,与面塑结下40余年的不解情缘,2022年9月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准格尔传统面塑”代表性传承人。
“做春燕,捏龙凤,描花画叶欢吉庆。做寿桃,捏鸳鸯,结婚庆寿喜相迎。”逢年过节、喜庆和重要活动时,叶爱连都会用心做面塑,这些面塑既好吃、又好看,还蕴含着求吉纳福的祝愿,深受人们的喜爱。在叶爱连眼中,面塑不仅仅是可以食用的艺术品,更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仓廪实,衣食足,而后有面塑。叶爱连祖辈是山西人,山西面食花样繁多,人们不仅把面食当做一日三餐主食,还精心用面粉塑造出各式各样的“面花”。在姥姥和妈妈的言传身教下,叶爱连13岁便跟着母亲学做面塑,从捏花、兔子、蛇等各种各样的爬娃娃开始,叶爱连对面塑的爱一发不可收拾,每逢过年过节、节假日,她都会做一锅精致别样的面塑,供家人品尝。后来,叶爱连把面塑当做爱好和生意,闲暇时到街上摆摊,给家里挣点零花钱。如今,她的面塑作品不但进学校、进社区、进单位,还上了准格尔旗春晚的舞台。
在耳濡目染中,叶爱连的女儿和外孙也对面塑有了别样的情愫,时常有模有样地拿一小块面捏制各种小玩意儿。在传承非遗文化中,叶爱连与时俱进,从平面向立体转变,从单素材向多元化进军,不断扩展面塑的美感、广度和深度,让更多的孩子爱上面塑、传承面塑。
从寻常灶台的食品,到街头谋生的“草根艺人”,再到非遗文化的面塑传承人,一路走来,叶爱连用指掌塑造出幸福百态,让可食用的面塑成为餐桌上的一道精美艺术品。
“捏面塑是一个精细活,需要耐心,更要创新。我们希望把面塑发扬光大,不断传承延续下去,让面塑技艺走得更高、更远,把非遗文化做得更踏实、更坚实。”叶爱连说。
小面团捏出“大千世界”,让传统面塑“潮”起来。在准格尔旗,除了大家常看到的可食用的面人、花糕、花馍,还有人把它精雕细琢,做成栩栩如生的艺术品,让面塑变成化腐朽为神奇的“手艺”。
从酒店后厨走出的面塑达人李云龙就是这样的“守艺人”。李云龙16岁学厨,凭借对食品雕刻的热爱,他四处求学深造,不断钻研和创新。如今,他把食品雕刻的造型设计融入面塑创作中,对面塑的造型和着色技术驾轻就熟,妙手塑乾坤,使传统面塑焕发别样光彩,让非遗面塑在指尖传承。
在李云龙面塑工作室,他根据所需随手取材,在手中几经揉、搓、捏、压、按,用刀灵巧地点、切、刻、划,塑成身、手、头面,披上发饰和衣裳,经过他的巧手,花木兰、关公、孔雀开屏、丰收稻谷等千姿百态的面塑作品就应运而生了。
在蓝天街道党员政治生活馆面塑展区,56个民族一家亲、蒙古人、孔雀开屏、丰收稻谷、红石榴籽籽同心……这些精巧的面塑作品均出自李云龙之手,一件件面塑展品以民族团结、红色故事、经典人物等为创作主题,向八方来客展示面塑艺术,为政治生活馆增添了新的艺术注脚。
这一件件面塑作品的精巧之处在于,人物的表情或夸张或含蓄,恰到好处。“艺术来源于生活,更是一种升华。李老师的面塑作品形象逼真、稳重大方,他的人物作品精雕细刻、形神兼备、惟妙惟肖,从内到外都很精致。现在,他的作品在街道社区等地进行展示,让传统面塑进社区、进场馆,让更多人看见和喜欢。”准格尔旗委统战部理论研究室负责人刘伟赞叹道。
“孔雀开屏”面塑是李云龙最自豪,也是用时最久的一幅作品,他整整花费了20多天的功夫,方才打磨完成。从食雕到面塑,李云龙已制作800多件作品,其中面塑约有300件。“做面塑是我的爱好,只要有参考图,我就能做出来。现在,我还在申请准格尔旗面塑非遗传承人,希望把面塑做好,做出更多有代表性的作品,让更多人看见、传承、喜欢面塑和食雕艺术。”李云龙说。
从喜爱到钻研,从学艺到创新,一路走来,李云龙的面塑之路越走越宽,不但有了自己的工作室,在社区有了展览馆,还走进北京、法国等地进行了巡回展览和宣传。
据了解,准格尔旗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挖掘、保护和利用。截至目前,准格尔旗有国家级项目1项、自治区级项目9项、市级项目13项、旗级项目27项;国家级传承人1人、自治区级5人、市级20人、旗级141人。同时,准格尔旗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旅游景区、休闲街区、乡村旅游重点村镇等旅游空间,给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了更多展示平台,让非遗文化开出新花,让面塑技艺永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