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塑形承古韵 面塑非遗永流传

来源:鄂尔多斯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许燕梅 发布时间:2024年08月20日 09:10:15
|

叶爱连:让非遗走得更高更远

叶爱连,2022年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准格尔传统面塑”代表性传承人。叶爱连自小喜爱面塑,当她与面塑技艺有了一面之缘后,便沉醉其中,把面塑当成了生活的一部分,与面塑结下40余年的不解情缘。

面塑是准格尔旗的一种特有食品,有着浓厚的民俗文化内涵和丰富的艺术特色,是中国食文化的一朵奇葩。据了解,面塑起源于汉代,距今已有千年历史。面塑俗称面花、礼馍、花糕、面人,是我国民间传统艺术之一,即以面粉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简单工具塑造出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具有颜色丰富、造型优美、体积较小、便于携带、材料便宜等特点,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做春燕,捏龙凤,描花画叶欢吉庆。做寿桃,捏鸳鸯,结婚庆寿喜相迎。”逢年过节、喜庆和重要活动时,叶爱莲都会用心做面塑,这些面塑既好吃又好看,还蕴含着求吉纳福的祝愿,深受人们的喜爱。在叶爱连眼中,面塑不仅是可以食用的艺术品,更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望。

仓廪实,衣食足,而后有面塑。叶爱连祖辈是山西人,山西面食花样繁多,人们不仅把面食当作一日三餐主食,还精心用面粉塑造出各式各样的“面花”。在姥姥和妈妈的言传身教下,叶爱连13岁便跟着母亲学做面塑,从捏花、兔子、蛇等各种各样的“爬娃娃”开始,叶爱连对面塑的喜爱一发不可收拾,每逢过年过节,她都会做一锅精致别样的面塑供家人品尝。后来,叶爱连把面塑当作爱好和生意来做,闲暇时,到街上摆摊零售挣些零花钱。如今,她的面塑作品不但进学校、进社区、进单位,还上了春晚的舞台。

在耳濡目染中,叶爱连的女儿和外孙也对面塑有了别样的情愫,时常有模有样地拿一小块面捏制各种小玩意儿。如今,叶爱连不但带动家人和她一起做面塑,还走进校园传授面塑技艺。在传承非遗文化中,叶爱连与时俱进,从平面向立体转变,从单素材向多元化进军,不断扩展面塑的美感、广度和深度,让更多孩子爱上面塑、传承面塑,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这是面粉制作的?太不可思议了”“这个面人能吃吗”“面塑能够存放多久”……走进龙口幼儿园,叶爱连手把手教孩子们做面塑,孩子们积极主动学习,对面塑爱不释手。

从寻常灶台的食品,到街头谋生的“草根艺人”,再到非遗文化的面塑传承人,一路走来,叶爱连用指掌塑造出幸福百态,让可食用的面塑成为餐桌上的一道精美艺术品。

“捏面塑是一个精细活,需要耐心,更要创新。我们希望把面塑发扬光大,不断传承延续下去,让面塑技艺走得更高、更远,把非遗文化做得更踏实、更坚实。”叶爱连说。

李云龙:让更多人看见和喜欢面塑

小面团捏出“大千世界”,让传统面塑“潮”起来。在准格尔旗,除了大家常看到的可食用的面人、花糕、花馍,还有人把它精雕细琢,做成栩栩如生的艺术品,让面塑变成“手工艺”。

从酒店后厨走出的面塑达人李云龙就是这样的“守艺人”。李云龙16岁学厨,凭借对食品雕刻的热爱,他四处求学深造,不断钻研和创新。如今,他把食品雕刻的造型设计融入面塑创作中,对面塑的造型和着色技术驾轻就熟,妙手塑乾坤,使传统面塑焕发别样光彩,让非遗面塑在指尖传承。

在李云龙面塑工作室,他根据所需随手取材,在手中几经揉、搓、捏、压、按,用刀灵巧地点、切、刻、划,塑成身、手、头面,披上发饰和衣裳,经过他的巧手,“花木兰”“关公”“孔雀开屏”“丰收稻谷”等千姿百态的面塑作品就应运而生了。

在蓝天街道党员政治生活馆面塑展区,“56个民族一家亲”“蒙古人”“孔雀开屏”“丰收稻谷”“红石榴籽籽同心”……这些精巧的面塑作品均出自李云龙之手,一件件面塑展品以民族团结、红色故事、经典人物等为创作主题,向八方来客展示面塑艺术,为政治生活馆增添了新的艺术注脚。

这一件件面塑作品的精巧之处在于,人物的表情或夸张或含蓄,恰到好处。人物的服饰十分逼真,甲胄铮亮如新、吊穗纤毫毕现,令人赞叹不已。“艺术来源于生活,更是一种升华。李老师的面塑作品形象逼真、稳重大方,他的人物作品精雕细刻、形神兼备、惟妙惟肖,从内到外都很精致。现在,他的作品在街道社区进行展示,让传统面塑进社区、进场馆,让更多人看见和喜欢。”准格尔旗委统战部理论研究室负责人刘伟赞叹道。

“孔雀开屏”是李云龙最自豪,也是用时最久的一幅作品,他整整花费了20多天才打磨完成。从食雕到面塑,李云龙已制作800多件作品,其中面塑约有300件。“做面塑是我的爱好,只要有参考图,我就能做出来。现在,我还在申请准格尔旗面塑非遗传承人,我希望把面塑做好,做出更多有代表性的作品,让更多人看见、传承、喜欢面塑和食雕艺术。”李云龙说。

从喜爱到钻研,从学艺到创新,一路走来,李云龙的面塑之路越走越宽,不但有了自己的工作室,在社区有了展览馆,还走进北京、法国等地进行了巡回展览和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