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伊金霍洛旗的毛乌素沙漠东北端,7万亩沙地完成从“黄沙埋屋梁”到“风吹草低见绿意”的惊人蜕变。45年里,贾道尔计种下100多万棵树苗,走出近10万公里护林路。
贾道尔计1961年生于伊金霍洛旗,退休前曾任伊金霍洛旗国有林场霍洛分场哈拉沙作业区护林员、队长,获“全国优秀护林员”称号。19岁初到林场时,这里是“风沙一夜埋屋梁”的苦寒之地,他立下“要把这片沙地全种上树”的誓言。
彼时,沙漠交通不便,贾道尔计只能人力背沙柳进沙漠,每次背五六捆,一天往返十几趟。没有机械设备,他就靠铁锹,重复挖坑、插苗、踩实上千次。伊金霍洛旗国有林场霍洛分场护林员贺新华回忆:“那时没车没路,我们背着树枝走几里路到山上,风沙大,但我们就憋着一股劲,一定要治住沙子。”贾道尔计带领工友,用脚步走出第一条“造林路”。
上世纪90年代,沙柳全覆盖后,贾道尔计转型护林员,每天徒步10余公里巡查,阻止偷采沙地柏。贾道尔计表示:“绿化起来后,沙地柏遭偷采。我们护林员责任重大,常整夜护林,好在和森林公安的配合下,保住了沙地柏。”
几十年来,贾道尔计和同事们将几万亩荒漠变绿洲,护林工作零火灾。退休后,他返聘又工作两年。“经常站在高处看看,对比现在和几十年前的环境,心里特别高兴,觉得一切都值得。”贾道尔计感慨道。
从“沙逼人退”到“绿进沙退”,贾道尔计用一生证明:平凡人的坚持,能改变一片土地。在祖国北疆,还有无数像他一样的护林人,用日复一日的坚守,守护着每一片青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