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市耕地保育技术服务队紧紧围绕筑牢粮食安全根基、推动农牧业现代化的目标,以重点项目为抓手,在农膜科学应用、秸秆综合利用、土壤“三普”成果转化、盐碱地综合治理等领域持续发力,优化服务举措,挖掘增产潜力,为全市农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科技动能。
田间课堂解难题,农技员全年“在线”。组织121名专业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针对农牧民和新型经营主体在生产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疑惑,提供“面对面、手把手”的技术指导,将技术送到生产一线。服务内容覆盖农膜回收、秸秆资源化利用、土壤普查成果应用、盐碱地治理等工作,贯穿农作物生长全周期,实现技术需求精准对接、生产难题高效化解。
项目示范显成效,科技赋能沃土“生金”。聚焦耕地质量提升的关键环节,在产地环境保护、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生态技术推广、盐碱地改良等方面提供网格化、全覆盖的技术支撑。依托试验示范项目,推广加厚高强度地膜65万亩、全生物降解膜5万亩,开展废旧地膜回收示范14万亩,废旧地膜回收利用体系日趋完善。在达拉特旗、杭锦旗、准格尔旗扎实推进7.5万亩盐碱地综合改良项目,大力普及先进改土技术,让科技成果真正在田野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线上线下齐发力,科技知识进万家。创新宣传模式,线上线下双轨并行,全面提升农牧民科技素养与环保意识。充分利用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常态化发布地膜科学使用回收、秸秆综合利用、盐碱地改良等科普知识,拓宽信息覆盖面。线下通过发放宣传材料、张贴告知书、悬挂横幅等方式,结合“课堂授课+专家学员互动+田间观摩”等生动形式,将技术送到家门口。
沃野千畴,孕育希望。市耕地保育技术服务队正以科技为犁,深耕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用专业与热忱守护粮食生产的命脉,为持续提升全市耕地质量、守护粮食安全、推进农牧业农村牧区现代化贡献更强大的科技服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