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号牌自助领取、驾驶人理论考试自助办理、忘带身份证刷脸即可进行身份认证……如此先进的技术设备,就在我们身边。
在历经一年多的调研立项、资金申请、征求意见、技术报批、专家论证、审查招标和实体推进,近期,国内首家沉浸式“数智车管所”在鄂尔多斯市成功投用。智能导服机器人“小E”、智能化无人考场、智慧车驾管受理制证一体机……一系列“黑科技”赋能,真正建立起了“一次办、无等候、智能精准、快捷便利、公平普惠”的公安车驾管服务新模式,让广大群众轻松“掌控”车驾管业务。
设备、思路、手段的“新实力”配合暖心、贴心、安心的“心实力”,成就了全国基层公安系统在“放管服”改革中的又一“精品”工程。打造“未来车管”,鄂尔多斯为全国打个样。
“掌控”24小时 办事“不出圈”
“小E,请问办理摩托车挂牌业务需要带什么证件?”
“办理摩托车挂牌业务,需要驾驶人携带身份证、有效期交强险保单、购置税、购车发票、合格证原件办理。”
一进市车管所业务大厅,就能看到一个提供语音引导服务的白色机器人,正在为前来办理业务的市民“支招”。
它的名字叫“小E”,不仅可以为办事群众唱歌跳舞“解闷”,还熟练掌握几十项车驾管业务办理信息以及车管业务办理地图,办事群众有相关问题,可随时向它提问,并由它带领到达办事窗口。
“小E”的出现打破了时间限制,为群众提供24小时全天候车管自助服务,有效填补了“八小时工作制”外的“盲区”。
“在以往的问卷调查中,群众呼声最高的就是平时工作日忙,只有下班和节假日有空闲时间,但车管所窗口办理业务又仅限工作日,遇到业务高峰期,还需在窗口排队等待。”鄂尔多斯市公安局交管支队车管所所长李永升介绍说。
角色换位,直面问题,寻求突破,利用好智能设备的“聪明”,这是交管部门的“聪明”之处。
数据统计,鄂尔多斯市目前共有98万辆机动车、88万名驾驶人,且每年在以平均8%的速度增长,日均业务量5500笔,年均业务量130万笔,业务量、驾驶人和机动车的增长和车驾管警力配备不均衡。群众快速增长的车驾管服务需求和有限的警力资源之间矛盾日益突出,但窗口无法做到24小时提供不间断的车驾管服务。在优化营商环境和“放管服”改革的大形势下,鄂尔多斯市公安局交管支队车管所先行先试,全面推进车驾管业务与智能化、信息化技术深度融合,让“掌上办、指尖办、快捷办”成为群众的首选和优选。
目前,19项高频车驾管业务、三力测试、机动车号牌自助领取、自助购税、体检、照相、12123上网体验等事项,不出办事大厅这个“圈”就能办,实现了业务办理从“窗口固定时间办”向“随时随心自助办”的转变。
365天×24小时全天候自助办理让服务模式焕然一“新”,市车管所自主研发的“智慧车管”微信程序被列为全区公安行政管理服务改革试点推广项目。
政务“生活态” 群众“少兜圈”
“不仅导视图清晰方便,还有随处招手即停的业务询问车,在这里办事可方便了。”近日,前来办事的康巴什区滨河街道居民乔明明说。
乔明明所说的正是市车管所的服务温度。
招手即停的业务问询车、清晰明了的指引图、整齐划一的业务指引“码”……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管所业务办理新方式圈粉无数。
如何将有限精力集中起来,让群众“少兜圈”,所有窗口部门都在寻解。
在推进智能化的同时,鄂尔多斯市车管所进一步推行“服务前置”,摸索出现场导办人员、“车管E警”智能导服机器人、智慧引导屏、24小时人工接线等多元化导办模式。在8小时工作时间内,由导办人员为群众现场咨询导办;在8小时以外的时间,群众可通过“车管E警”智能导服机器人随时进行自助“问、查、办”。同时,在车管所院内推出“车管流动导办”服务,群众随时招手或打电话,即可获得帮办指引。
大厅外的路灯,除了感光照明,还是“充电宝”和“音响”;大厅里的智慧座椅,除休憩之外,还具有智能充电、无线上网、蓝牙音乐等功能……“走心”不仅体现在便民服务上,还隐藏在日常的小细节中。
配套搭建智能门禁管理系统和24小时无死角监控,最大程度营造安全有序办事环境;增设图书阅览、休闲打卡、轻食简餐等“暖心”服务项目,让群众在办事之余放松身心……通过做精最后一米的“绣花功夫”和扩大群众满意百分比小数点的持续追求,市车管所努力消减潜在的矛盾存量和情绪变量,让满心满意成为群众对鄂尔多斯车管业务最普遍的印象和最肯定的回应。
小空间提供大便利。从“硬设施、软环境”同步建设,到“数字赋能、贴心服务”同步推进,市公安局交管支队车管所从人文环境、物理环境、便民设施等方面精心设计,让“服务有温度、为民有情怀”的办事氛围环绕群众周边,让热气腾腾贴近性十足的“政务生活态”大幅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新、心”总相印 扩大“服务圈”
“原本需要一周的时间才能拿到号牌,这次只用了不到3分钟,而且还省了邮寄费。”东胜区市民张郎刚办结新能源小型汽车登记业务,就在现场领取了号牌,高效率的制牌流程让他十分意外,也感到惊喜。
指尖一点,等待时长由以前的一周左右缩减为现在的3分钟以内,高效解决了邮寄号牌等待时间长的问题。
惊喜的背后,是“走新”与“走心”齐上阵的现实映射。
率先引进国内第一批新能源号牌自助制作设备,推进新能源汽车号牌即申即领,已为群众节省近20万元,助力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将机动车注册登记、驾驶人考试等40余项业务权限下放至9个旗区车管所,实现97%的市级业务向基层延伸;在业务大厅设置企服窗口、绿色窗口、党员示范窗口等载体,推出“N+”服务项目,扎实推进“一次办结”改革;积极推行“互联网+车驾管业务”新模式,互联网注册用户90万人,日均业务量1500多笔;建成全区首家驾驶人满分教育和审验教育培训中心,年均受理网上教育8万人次;打造“流线型、闭环式”智能查验监管体系,实现“零非法中介”“零黄牛”的双零目标;首创领取驾驶证网红打卡模型,扩大了鄂尔多斯车管品牌影响力……
“新”“心”相印,将“车管+”服务触角广度延伸,进一步缩短群众办理车驾管业务的半径,真正打造“家门口”的车管所。
凭身份证自助完成体检、拍照以及缴费等业务;新车注册登记,实现缴税一站办理;24小时预约并自助完成驾驶证满分及恢复驾驶资格考试……在“数智车管所”,全程自助“一次办”,便捷服务“不打烊”,从“面对面”到“键对键”的跨越式转变正是鄂尔多斯市培育新时代公安战斗力的鲜活镜像。
如今,“数智化车管”不仅助力鄂尔多斯智慧城市建设驶入“快车道”,还持续为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加分”“吸粉”。
从连续9年上榜全国最安全城市,到连续3年被评为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从2021年首捧“长安杯”到被公安部首批命名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鄂尔多斯市公安局交管支队车管所树立既“走新”又“走心”的“风向标”,在拉高标杆中争先进位,在加压奋进中开创新局,先后获得“全国公安机关成绩突出集体”“全国交警系统党建带队建示范单位”“全国巾帼文明岗”等国家级荣誉,蝉联“全国一等车辆管理所”。
数智赋能,拥抱美好,鄂尔多斯市“数智化车管所”一路进阶,助力“暖城”再次领跑全国。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慧丰 张晓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