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城鄂尔多斯的诚信底蕴

作者:吴金城 来源:鄂尔多斯日报 编辑:马慧博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29日 10:10:33
|

守信践诺是城市发展的精神内核。全区“诚信建设提升年”工作部署以来,市委、市政府紧盯高水平“创建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市”目标,夯实信用根基,深化信用治理,创新信用应用,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进一步浓厚,城市信用水平大幅提升。

强化机制保障 构建诚信建设工程新格局

高站位推动。把诚信建设工程列为“一把手”工程,统筹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建设,组建“1+4”工作架构,着力打造市委领导、政府主抓,人大、政协监督,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强力推动诚信建设工程走深走实。

精细化调度。打造市诚信建设工程指挥部,配强骨干力量,指导督促各专项推进组细化30项工作任务,建立89个项目台账。严格落实“周调度、旬通报、月分析”工作制度,制定《鄂尔多斯市诚信建设工程任务项目表》《鄂尔多斯市诚信建设工程周调度表》《鄂尔多斯市诚信建设工程项目验收表》,精准梳理各领域工作内容,挂图作战、对表推进。

高标准落实。建立督办推进机制,加大对各部门和旗区督促指导力度和频次,向各旗区人民政府、部门发出工作提示函、督办函10余份。将政务诚信纳入全市县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考核范畴,对不履行行政承诺的旗区政府、园区、市直部门在实绩考核中予以扣分。对诚信排名靠前的旗区和部门,在“五位一体”考核、评优评先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对存在失信记录的政府部门,依法依规取消其参加各类评优评先资格,并予以通报批评。

着眼量质齐升 夯实诚信建设工程基础

加强诚信宣传教育。将诚信建设列入2024年全市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重点内容,举办诚信建设培训班,在全市各类户外大屏、室内电子屏、出租车LED屏密集展示诚信公益广告,实现商场、超市、银行网点诚信公益广告全覆盖。组织各类市级媒体平台统一开设“诚信建设万里行”专题专栏,目前已刊播《鄂尔多斯:让诚信教育融入生活点点滴滴》等各类诚信新闻稿件100余篇(条),开展线上线下诚信教育集中宣传活动100余场次。

深入开展起底整治。制定《关于开展政府失信行为大排查大起底工作实施方案》,全面开展政府失信行为大排查、大起底工作。在市、旗区两级政务服务中心设立“诚信建设投诉”举报窗口12个,实现政府违约投诉窗口、“蒙企通”平台与12345便民热线数据互联互通,一体化运行。制定《关于开展诚信建设工程重点任务专项整治实施方案》,涉及5个专项领域16项重点整治任务,督促14个责任部门有序推进工作,建立诚信建设工程整治台账,定期分析研判相关整治工作开展情况,将18家企业列入失信名单,全市知识产权领域立案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5人。全面清理拖欠企业账款,清偿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220多亿元。

依法强化信用信息归集。推进全市信用信息归集共享,收录各类信用信息2600多万条,报送“双公示”信息60多万条,涉及水电气、不动产、纳税、科技研发等企业信用信息64万条。健全完善法人主体信用信息库,归集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信用信息超36万条。积极开展教师、医师、税务师等28类重点人群信用信息归集、处理和应用,实现重点人员诚信档案系统化管理。

坚持共建共享 推动诚信建设工程行稳致远

树牢政务诚信形象。动态调整《鄂尔多斯市政府部门权责清单》,28个市政府组成部门公布行政权力事项6526项。依托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公布行政许可事项清单、政务服务事项清单、收费清单37张。制定出台《鄂尔多斯市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梳理110个委托执法主体和248项事项清单。积极推进13项“高效办成一件事”,全面梳理扩充事项,规范标准流程,优化完善制度机制,打通各种政策壁垒,有效提升政府办事效率。

打造商务诚信格局。向企业积极推荐“信易贷”金融产品,组织召开全市“信易贷”宣传推广培训会,在内蒙古中小企业融资综合服务平台入驻企业45933家,累计为企业提供授信服务55笔,授信余额1.1亿元。依托市政务数据协同审批管理平台,上线政策计算器服务,为企业精准匹配、智能推送政策清单,目前已发布60余项政策信息,实现7项政策“免申即享”。

开创社会诚信局面。评选鄂尔多斯市“身边好人”诚实守信类候选人4人,获评自治区十大诚信人物1人,累计获评自治区诚信企业3万余家。将诚信内容纳入文明单位、文明家庭等市级典型创建指标,实现诚信元素创建常态化,全市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氛围进一步形成。

提升司法公信水平。制定印发《关于建立“公安+法院”执行联动工作机制的实施方案》,建立“公安+法院”联动机制,全面启动“执行110”,开展“府院联动,双为双解”“集中打击规避执行行为”等专项执行行动,依法及时保障申请执行人合法权益。 全市检察系统依托12309中国检察网定期公布重要案件信息,以专栏形式公开网上信访、代表委员联络、律师网上预约等渠道,着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对全市83家律师事务所、1023名律师进行考核,对5家具有涉外资质的公证机构办理的1992件涉外公证事项进行检查,建立仲裁员诚信档案。

强化创新共享 拓展信用应用新场景

强化信用结果应用。在行政(审批)许可、行政监督、政府采购、招标投标、公共资源交易、项目申报、市场准入、资质审核、资金扶持、评优评先等领域广泛运用信用信息。探索开展“信用+审批”工作,全面提升审批效率。建立全市公职人员诚信档案,将信用记录查询结果作为公务员调任、公务员登记的必要参考。

拓展守信激励领域。印发《容缺受理管理办法》,对信用良好的市场主体在办理申请政务服务时实行容缺受理,在27个领域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依托“多多评码上生活”平台,以诚实守信(品德积分)为依据,在新生入学时提供学位升级待遇。

落实失信惩戒措施。通过“信用中国”网站,归集公示黑名单信息620余条。针对农民工欠薪、能源超耗等失信问题,集中力量开展专项整治,对两家严重失信企业,采取联合惩戒措施,有效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市人民法院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对5名失信人员、32名限制高消费名单进行曝光。开展打击被执行人违反限高令乘机专项整治行动,累计约谈被执行人违反限高令乘机人员19人次,具结悔过、签订保证书、限制出境、报公安机关协查临控等其他措施的5人次。严格执行《失信行为纠正后的信用信息修复管理办法(试行)》,依托国家信用协同工作平台开展信用修复初核工作,累计为2100家企业完成信用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