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丨杭锦旗:保绿护植 扩繁“安居”

来源:鄂尔多斯日报 编辑:许燕梅 发布时间:2024年04月16日 09:28:25
|

近日,鄂尔多斯杭锦旗沙漠戈壁荒漠野生植物与迁地扩繁中心的工作人员正在温室大棚内有序开展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四合木的分根、装袋、扦插等工作。

鄂尔多斯杭锦旗沙漠戈壁荒漠野生植物与迁地扩繁中心负责人杨东平告诉记者:“目前扦插了800株,分根装袋将近100株;我们按照内蒙古林业科学院技术人员的指导正在分批次按季节和植物的成长过程进行扩繁。”

四合木是我国特有的、最具代表性的古老残遗濒危珍稀植物之一,在防沙固沙、药用开发、学术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它们身处在生态环境极端脆弱的荒漠草原及草原化荒漠地带,且传播能力和自然繁殖能力极其有限,因此四合木分布范围逐渐缩小,个体数量日趋减少,处于濒危的状态,也被称为植物界的“大熊猫”。

目前,杭锦旗巴拉贡镇境内白音恩格尔荒漠濒危植物自然保护区内约有四合木2300万株,分布面积为 86.5万亩,其中核心保护区有15.7万亩。为保护这些濒危物种,杭锦旗于1998年设立旗县级自然保护区,并于2000年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建立内蒙古白音恩格尔荒漠濒危植物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约2.62万公顷,多种珍稀濒危植物生存环境和繁育情况得到明显改善。

建立鄂尔多斯杭锦旗沙漠戈壁荒漠野生植物与迁地扩繁中心,是杭锦旗保护珍稀濒危植物的又一举措。扩繁中心通过开展室内育苗、原生地育苗、迁地保护等措施,扩大濒危植物的种群数量,持续改善濒危植物的“安居”环境。

杭锦旗巴拉贡镇镇长希木说:“人工移植四合木成活后,我们开始了人工扦插繁育探索,通过老枝、嫩枝,以及不同温度、湿度、光照、通风等因子的试验,成功繁育了800株四合木苗木,预计在2年内通过培育、炼苗等措施可以将6000株四合木移植到野外。”

下一步,杭锦旗将进一步推动四合木、沙冬青等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与恢复等方面的研究,为其种群的维持和更新复壮技术提供科技支撑。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浩男 通讯员 折伊琳 戈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