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嘎查村,老同志化身调解员,巧解村民“千千结”;在社区,老干部担任“红管家”,做群众贴心人;在宣讲台上,老党员声情并茂地讲述发展成就,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近年来,乌审旗坚持党建领航,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一体推进离退休干部党的建设、发挥作用、服务管理和老干部工作部门自身建设,持续擦亮“银”字号品牌。
聚焦“银龄同心”,筑牢思想根基
乌审旗创新打造“银耀乌审”党建品牌,持续推进“六好”党支部示范创建工作,采取“线上+线下”“集中+分散”“理论+实践+云端”等方式,推行支部集中学、领导带头学、上门服务学、线上推送学、线下自主学“五学”模式,确保老干部思想常新、理想永存。
同时,举办培训班、读书班、报告会等系列活动,通过“实景式”“沉浸式”体验,强基铸魂凝共识;组织100余名离退休干部开展“四个一”主题轮训,通过“乘幸福班车、看发展成果、听党课宣讲、助乡村振兴”,让“党建红”与“夕阳红”交相辉映。
聚焦“银筑堡垒”,建强组织体系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乌审旗全面加强离退休干部党的建设,制定《关于全面推进离退休干部党建融入城市基层党建实施办法》,不断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提升凝聚力、号召力。
在嘎鲁图镇9个社区建立27个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构建起离退休干部党工委尽领、社区尽职、原单位尽责、老干部服务中心尽力的“四尽”组织架构,建立“荣退即转”“双向联系”机制,通过集中报到仪式、发放学习“大礼包”、颁发聘书等形式,实现退休党员“单位送、党工委转、社区迎、网格聚”全链条报到。
今年以来,乌审旗深入实施“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建设优化提升行动”,对27个社区离退休党组织按“双强双高双好”标准配齐党支部书记27人、委员54名;朝阳社区离退休第二支部获评全市“六好”标准“银耀暖城”离退休示范党支部,为城市基层党建注入“银发动能”。
聚焦“银发增辉”,释放担当活力
乌审旗深入挖掘离退休干部优势专长,完善制度机制,创新平台载体,持续推进“增添正能量·五彩银辉耀乌审”系列工程。
——深入推进红色先锋工程,举办“银发映初心·志愿耀乌审”选树活动,拍摄“永远跟党走,老干部话心声”系列微视频,持续在筑牢“红色堡垒”、释放“红色动能”、展现“银色担当”上出新招、亮实招、使硬招,推动老干部工作提质增效。
——深入推进银色奉献工程,印发《关于建立银发人才库、组建志愿服务队的通知》,完善全旗银发人才信息库与志愿服务体系,以履职、议事、宣讲、调解等多种形式开展服务,形成统筹联动、多元履职、分域发力、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深入推进绿色成长工程,开展“薪火相传 共话发展”系列活动,完善银青结对机制,建立“1+N”导师制传帮带培养青年人才工作机制,形成“以师带徒”人才梯级培育良好示范效应。
——深入推进橙色暖心工程,建立常态化联系服务机制,开展政策宣讲、农技指导、教育帮扶等服务;选派60余名老干部担任民营企业党建指导员,推动非公党建与企业发展、社会治理深度融合,激活非公企业“红色引擎”。
——深入推进紫色创新工程,探索开展“乌审银发”助力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工作,成立老专家工作站,精准推送老专家服务清单,推行“基层点餐、老专家接单”模式,全方位开展精准帮扶工作。
聚焦“银颐悦享”,做实精准服务
乌审旗坚持需求导向,积极探索为老服务新方式,让老干部工作有力度、有亮度,更有温度。
推行“一人一策”精准服务,全面了解离退休干部家庭情况、身体状况、待遇落实等信息,分类建立信息台账。建立结对联系离退休干部制度,设立银立方服务驿站,常态化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银立方服务驿站成为老干部、老党员“家门口”的幸福地标。
聚焦“银韵丹声”,丰富文化生活
老年教育,是老有所学的重要途径。乌审旗积极开展全国老年大学标准化示范校创建工作,深入实施“老有所学”行动,打造有质量有温度的老年大学。目前,全旗建成主校区1个、分校2所、教学点4个,实现老年人“家门口”上学。
数字摄影、养老护理、研学游学……乌审旗老年大学深化课程改革,打造沉浸式产品体验课堂,邀请“银发体验官”参与适老化家居、智能电器等实操学习,培育银发人才105人,形成学思践悟闭环;举办2025年教学成果汇报晚会、“桑榆溢彩,银龄逐梦”毕业典礼、“名家进校园”等活动,文化惠老“滋养”银发生活。
聚焦“银领先锋”,锻造过硬队伍
强化作用发挥,彰显银发风采。建强用好银发人才库,引导离退休干部献智出力;组建“金秋暖阳”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敬老助幼、家政服务、走访慰问等志愿服务活动,激发老干部服务社会、发挥作用的热情。
站在新起点,乌审旗将以锚定“让党放心、让老干部满意”目标,引导广大老干部为“建设核心区、冲刺百强县”贡献更多银龄力量,书写老干部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鲜活篇章。
(白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