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料理完家务,宝妈史旭萍便进入工作模式,不过,这份工作不需要出门,“家里蹲”就能完成。
只见她熟练地拿起钩针,指尖在羊绒衫上灵活舞动,细密的针脚均匀落下,一件羊绒衫便整装完成了,期间,她还能不时与身旁5岁的小儿子互动。这份居家工作让她实现了陪伴与谋生的平衡,不必在照顾孩子和外出工作之间艰难抉择。
“我去年打听到有这样的活儿,就开始干了。现在每个月能补贴家用,给孩子买些玩具、零食什么的。”尽管这样的流程每天要重复多次,但居家作业的机制让她不必受工时束缚,心里满是踏实。
在杭锦旗,不少家庭为了孩子的教育选择陪读,宝妈们成了“围着灶台转、守着校门等”的群体。如何让她们兼顾育儿与灵活就业?杭锦旗委政府联合企业打造了巾帼创业就业基地,给出了解决方案。
依托本地优质羊绒资源,巾帼创业就业基地推出手缝羊绒衫加工项目,专为陪读宝妈设立“妈妈岗”,实行“弹性工时+居家作业”双模式。灵活的工时安排与柔性管理,让宝妈真正实现工作育儿两不误。
据杭锦旗巾帼创业就业基地负责人介绍,纺织、手工艺等行业常年面临用工短缺问题,普遍存在招工难、员工流动性大的情况。通过巾帼就业平台组织闲散人员和宝妈来工作,既解决了企业用工难题,也帮助他们找到工作。
基地里,套口间、机缝间、民族手工艺间、特色项目间等功能区一应俱全。基地通过与市内多家公司合作,承接羊绒衫手工缝制、套口、羊绒大衣手缝,以及工作服、劳保服、床上用品制作和民族手工艺品创作等业务。自成立以来,基地已举办15期羊绒制品手缝、机缝及民族手工艺技术培训班,培训学员超500人次,累计帮助410名妇女就业,落实稳就业奖补资金5万元,就业妇女年增收6000至2万元。
近年来,杭锦旗不断强化引领、服务与联系职能,整合资源、搭建平台,积极帮助闲散人员和宝妈实现家门口就业,组织家政、手工、民宿等技能培训,持续提升她们的创业就业能力,实现妇女增收、企业增效、家庭和睦的多赢局面。
(撖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