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滨河有“侠客”

来源:鄂尔多斯日报 编辑:李美莹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29日 16:22:50
|

皎皎明月,肃肃萧风。侠客一剑在手,白衣飘飘,行侠仗义,扶危济困……

“您好,您的快递。”声音被打断的一瞬间——嗯?说好的“滨新侠”呢?

“嗯,我就是你们所说的‘滨新侠’。”说话的人叫王伟,只见他身穿印有“顺丰快递”字样的短袖,脸上挂着憨态可掬的笑容,身旁停放着顺丰小三轮,与人们心目中的“侠客”的形象有点不一样。

他们是外卖、快递小哥,是园林绿化工人、环卫工人,是网约车司机,同时担负着城市“流动网格员”的职责,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滨新侠”。

这是一支活跃于康巴什区滨河街道辖区内的新生力量。

滨河街道作为康巴什区中心地带之一,辖区内商业聚集,业态丰富,有个体工商户1415个,非公企业387家,各种零售业态齐全,物流、快递、外卖等群体聚集。但由于街道网格员队伍人员有限,在基层社区治理、社会综合治理“双线融合”工作中承担大量任务,人手紧缺问题突出。如何“解题”?

滨河街道打开思路,创新思维,发挥基层党组织的“轴心”作用,把美团、顺丰、韵达等7家企业的相关人员集结起来,组建了“滨新侠”队伍参与城市基层治理,迅速激发了社会多方力量参与城市基层治理的集聚效应。

“小区消防通道被占用了,隐患大”“发现一处飞线充电”……在“红‘新’先锋”微信群里,快递小哥在跑单送餐路上将发现的城市治理问题以“照片+定位”的形式反馈在群里。

“小哥们发的图片清晰、定位准确,极大地提高了解决问题的效率,一条条信息很快化为一条条指令,相关部门闻令而动,大多数问题都能在第一时间解决。”滨河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常务副主任秦祯说,现在越来越多“滨新侠”参与到“随手拍”活动中,让“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结果反馈”的全流程线上治理模式运行效率更高。

从“骑手小哥”到“滨新侠”,看似是一个简单的称呼变化,实则反映了一个城市包容度和治理能力的提升。如何让骑手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参与到基层社会治理中来?激发内生动力、提升归属感是关键。

“以前在路上累了、渴了,只能随便找个地方歇歇脚,夏天热、冬天冷,还不安全;现在有了‘暖新驿站’,方便多了。顾不上做饭的时候就去固定的食堂吃饭,菜品全、价格低,可以随意吃。”美团外卖员李金玲满脸笑意地说。在“驿站”里,不仅可以歇脚、喝水,还配有充电、阅读、急救等贴心服务设施。

“暖新驿站”是滨河街道统筹多方资源共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机制的一个缩影。

为了让这个满满正能量的新就业群体参与到社会治理中,滨河街道下了大功夫,制定“一听、二看、三同、四员、五带头”公约,印制“滨新侠”日志,开展“最美滨新侠”评选活动,打造“暖新驿站”、“滨新侠”同心屋,幸福“食”光、慢时光小院,开设“朝阳学院”,为“滨新侠”提供日常生活便利、就餐优惠、子女课后托管等服务,加强对“滨新侠”的关心关爱,不断激发“滨新侠”参与城市基层治理的热情……如今,“滨新侠”已经成为滨河街道社区民情收集员、政策宣传员、平安协管员、文明劝导员。

“争取将‘滨新侠’模式发展成为滨河街道的‘枫桥经验’。积极探索‘网格+’新路径,将新业态就业群体融入基层治理中,变治理对象为治理力量,不断扩大共建共治共享基层社会治理的朋友圈。”滨河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党群服务中心主任杨怡然说。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慧丰 张晓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