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以来,鄂尔多斯市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守正创新,坚持改错、改机制、改布局、改作风,一体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全力打造鄂尔多斯全面深化改革暖城品牌。
把稳“方向盘”,推动鄂尔多斯全面深化改革事业行稳致远
方向明则思路清,目标明则步履坚。在改革中,鄂尔多斯市以“三个四”工作任务为抓手,聚焦办好两件大事,锚定“闯新路、进前列”目标任务,紧锣密鼓、紧抓快干推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市委五届八次全会部署的202项改革任务,200项开展相关工作,“加快推动内蒙古煤炭交易中心建成运行”等54项改革任务取得阶段性成效,市本级已出台105项制度方案,一批影响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正在破题。2024年,“鄂尔多斯市推进新型研发机构集群建设”获评全国市域改革典型案例,“准格尔旗多元化发展模式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获评全国县域层面改革典型案例。
——市委深改委抓大盘、出思路,紧跟党中央、自治区党委步伐,紧扣全市“闯新路、进前列”目标任务,准确把握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的关系,形成《鄂尔多斯市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实施意见》,明确了“责任书”“时间表”“施工图”。市委主要领导同志切实履行全面深化改革第一责任人职责,对重要改革亲自部署推动,始终总揽全局、统筹谋划,指引改革方向。
——各改革专项小组发挥“方面军”作用,突出改革政策取向一致性,注重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建立健全会商机制,协调左右、联动上下,全面推动深改工作提质增效。
——市委改革办发挥“服务中枢”作用,抓统筹、强落实、优机制,试点示范推动改革,变“没有先例”为“成功案例”。沟通协调服务改革,运用有解思维强化与各专项小组、部门单位协调沟通,助力改革落实;不折不扣督促改革,加强同纪检监察机关、党委巡察机构、政府督查部门协作配合,推进整改互动和督查结果运用;示范引领宣传改革,及时总结全市新一轮改革新鲜经验,推动“盆景”变“森林”。
牵住“牛鼻子”,构建鄂尔多斯现代产业体系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在改革中,鄂尔多斯市围绕构建适应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布局,健全一产重塑、二产重构、三产升级协调推进机制,出台《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推动产业结构质效双升、向新向优。
——围绕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推进“一产重塑”和农牧业强市建设,印发《关于落实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任务的实施方案》,完善“二产带动一产、工业反哺农业”机制,推广“统种共富”试点嘎查村83个、“统养共富”万亩大牧场12个、“统产共富”示范项目43个,2024年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08元,居全区第二。
——围绕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打造能源、煤化工、新能源装备制造、羊绒四个世界级产业集群。以国家标准提升改造传统产业,建成智能化煤矿128座,涉及产能达6.8亿吨/年,约占全市在产产能的80%。发展新能源经济,发布《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升级版2.0》等3项自治区标准,编制完成《低碳产业园区建设导则》国家标准,深入推进源网荷储、风光氢储车一体化,累计批复新能源规模7192万千瓦,已建成新能源装机1219万千瓦。
——健全促进文旅休闲消费长效机制,持续开展“暖城乐购”惠民消费促进活动,发放各类消费券和以旧换新补贴2.5亿元,带动消费88亿元。投资36.27亿元新建、续建万达二期、铜锣湾广场等商贸服务业项目48个,新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20个。培育“瑞幸咖啡、特斯拉”等首店项目20家。2024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23.9亿元,同比增长7.8%,增速居全区第一。
——建立市本级财政科技专项资金投入逐年递增机制,深入实施科技“突围”工程和“英才兴蒙”工程,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出台“科技新政30条”2.0版,开展研发投入攻坚行动,全社会研发经费增长贡献率居全区首位,连续两年跻身全国城市创新能力百强。启动人才友好型城市建设,进入“最佳人才发展生态城市”全国前50强。2024年在中国地级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排名中位列第33位。
精描“生态绿”,绘就鄂尔多斯美丽暖城画卷
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内蒙古必须牢记的“国之大者”。在改革中,鄂尔多斯市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统筹保护和发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深入推进绿色发展机制创新集成改革,以改革之笔绘制绿色发展新蓝图,让绿色成为鄂尔多斯市最鲜明的底色。
——修订《鄂尔多斯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打响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实施污染防治攻坚任务1307项,大气污染防治和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方面典型经验受到生态环境部通报表扬,单位GDP能耗下降4.5%,提前一年达到“十四五”规划控制目标。入选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COP16)“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和“自然城市”平台;实施“四水四定”水资源刚性立法与推行费改税,2024年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建设年度考核排名全国第一,乌兰木伦河(鄂尔多斯市段)入选生态环境部公布的第三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印发《打赢黄河“几字弯”攻坚战措施》《推进“三北”六期等重点生态工程建管创新九条措施》等制度文件,完善落实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系统治理机制、多元化生态保护修复投入机制,形成防沙治沙与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鄂尔多斯经验。建设碳汇交易试点,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实施“三北”工程六期重点防沙治沙项目21个,“十大孔兑”年入黄泥沙量降至400万吨,完成沙化土地治理面积500万亩,库布其沙漠、毛乌素沙地治理率分别提升至40%和80%。
——出台《鄂尔多斯市绿色矿山建设管理条例》,推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治理模式,累计投入治理资金9.04亿元,实施治理工程31项,面积达74.05平方公里。全市建成绿色矿山156座,数量居全区第一。
唱响“民生曲”,谱写鄂尔多斯幸福暖城新乐章
人民的获得感,折射改革的含金量。在改革中,鄂尔多斯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突出“民生坐标”,不断强化优质公共服务供给,让老百姓切身感受到改革的温度、获得更多改革的红利。
——打造“教育暖城”品牌,印发《鄂尔多斯市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示范市三年攻坚方案(2024-2026)》,创建优质教育集团试点20个,覆盖率达69.7%,被教育部评为全国第三批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新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21所、增加学位超1万个,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1.4%,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9.4%,康巴什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数位列全国第二。本科上线率92.5%,一本上线率54%,600分以上人数774人,清北录取人数占全区四分之一,文理科平均分数居全区第一。
——打造“健康暖城”品牌,实施“暖城友医”项目284个,DIP医保支付制度改革实现全覆盖,医药集中带量采购减轻群众就医负担3.4亿元。大力推进“健康鄂尔多斯”建设,产前检查和生育医疗费用全额报销,将“两癌四高”免费筛查纳入政府民生实事项目。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提质扩容,建成紧密型县域医共体6个,在全区率先实现全覆盖。率先在全区建成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系统,卫生健康信息化发展指数位列全国地级市第34位,居全区首位。
——打造“宜居暖城”品牌,聚焦建设生态宜居现代化公园城市、打造全国一流城市形象,制定印发《鄂尔多斯市城市更新行动实施方案》《城市更新技术指导》《康巴什区高品质住宅小区建设技术导则》,建成保障性租赁住房1306套,改造老旧小区80个,“保交房”完成交付10665套。打造“口袋公园”小微绿地项目22个,建成区绿地率达40.96%、绿化覆盖率达43.5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32.20平方米。
——打造“暖城颐养”品牌,实施养老服务“双千双百”工程,打造城镇“一刻钟”就近养老服务圈,建成城市养老服务设施188处、老年助餐点157处,适老化改造3400户、家庭养老床位1000张、养老机构52家、各类型农村牧区养老服务设施345个,城镇和农村牧区养老服务综合覆盖率达到100%。
——打造“善聚暖城”品牌,以市场化手段推动“社区基金”,全年累计发放低保、特困、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资金3.31亿元,惠及“老小困残”等困难群众4.75万人次,入选全国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地区。
奋进“善治路”,擦亮鄂尔多斯“诚信暖城”金字招牌
诚信是人的立身之本,也是城市的发展之基。在改革中,鄂尔多斯市坚持以“诚”立市、以“诚”惠民、以“诚”安商,把诚信建设工程列为“一把手”工程,成立专项工作组,组建“1+4+47”工作架构,建立健全会议机制、调度机制、督查机制及通报机制,全方位打造“诚信暖城”金字品牌。
——迭代推出优化营商环境5.0版,印发《关于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实现全年拖欠企业无分歧账款保持动态清零,涉府欠款217亿元全部执行到位,2024年度政府隐性债务化解率位居全区第一。成立市民营经济发展服务局,推出“暖商保”项目,为企业减税降费及退税78.2亿元。开展“我为企业找订单”活动,签订金额124亿元,市场主体增长7.1%、达到34.1万户。创建全区首个“无证明城市”试点,建立首个“亲清·警务融洽中心”实体化服务企业综合体,揭牌全区首家“公安+法院”执行联动工作室,出台服务暖城“新市民”0477系列措施,迁入“新市民”群体1.2万人。
——出台《信用审批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构建全区首个“不动产登记+信用”数据在线信用核查体系,探索打造“诚信+农村建设”“信用+公共交易资源”“信用+企业管理”等场景应用开发。建立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制度,推动将信用查询嵌入日常监管环节,紧盯失信主体,共排查失信案件线索1137件,严重失信主体减少137家,先后为100余家企业授予诚信企业称号。2024年,在全区招商引资暨诚信建设会议上获“招商引资综合考核第一名”。
——出台《鄂尔多斯市平安建设条例》,落实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入选全区“入盗必破”试点城市,连续4年交通事故4项指数同比下降。出台全区首部文明行为地方性法规《鄂尔多斯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打造“i暖城·城市文明服务平台”,蝉联地级全国文明城市,成功创成西部首个文明城市群,被中央文明办确定为西北部唯一入选全国文明典范城市试点。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改革系统将继续秉持守正创新的精神、雷厉风行的作风,坚持改革和法治相统一,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坚持破和立的辩证统一,破立并举,先立后破推进改革;坚持改革和开放相统一,以改革促开放,以开放谋发展;坚持处理好部署和落实的关系,以实践导向和问题导向谋划部署改革,以实绩实效和人民满意度检验改革,为全市办好两件大事,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鄂尔多斯新篇章贡献改革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