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地方实践 奋力书写改革新答卷

作者:鄂尔多斯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秘书长 李新树 来源:鄂尔多斯日报 编辑:布赫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11日 09:06:24
|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鄂尔多斯市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自治区党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市委五届八次全会部署,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强烈的使命担当,在依法履职中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稳中求进、守正创新,为全面建设现代化鄂尔多斯增添内生动力、贡献人大力量。

强化立法主导作用,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法治保障。健全完善“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制定立法工作制度25项,充分发挥人大在立法选题、法规起草、评估论证、征求意见、审议修改等环节的主导作用。丰富立法形式、突出地方特色,既注重“大块头”,也注重“小快灵”,自2015年行使地方立法权以来,累计制定地方性法规22部,鄂尔多斯市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治理、绿色矿山建设管理等立法工作走在全区乃至全国前列。探索呼包鄂乌四地协同立法,修改《鄂尔多斯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该条例为自治区四个地市的首部协同立法项目。有序拓宽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参与立法途径,2022年7月,内蒙古自治区首个“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落地鄂尔多斯市,目前已听取11部法律草案意见,整理上报226条,其中8条被全国人大法工委采纳。今年4月,市人大常委会受全国人大法工委邀请,赴全国人大机关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征求意见座谈会,所提建议得到全国人大法工委的肯定,并得到采纳。

围绕改革发展大局,坚持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任务落地见效。聚焦人民群众所思所盼所愿,统筹运用法定监督方式,年内开展执法检查和执法调研6项,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25项,专题询问3项,专项资金监督4项,跟踪监督4项,建立“首次监督问题清单制”和“问题清单跟踪监督销号制”,每年选取2—3项重点监督工作进行回头看,跟踪监督常委会审议意见落实情况和问题整改情况,切实做好人大监督工作后半篇文章。

率先在全区开展专题询问网络直播,2023年3次专题询问直播在线观看人数达100万以上,现场在线答复网民提问200余条。加强和改进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工作,持续深化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完善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政府债务管理情况报告工作机制。建立对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和任命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任前任后全链条监督机制,完善法律知识测试、供职发言、颁发任命书和宪法宣誓制度,计划届内实现对政府组成部门主要负责人和“两官”履职评议全覆盖。

支持保障代表依法履职,完善民主民意表达平台载体,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推进“双联系”工作常态化、制度化,邀请人大代表、市民群众旁听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参与立法听证会和重点监督议题、民生实事项目征集等工作,保证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落实到人大工作各方面全过程。丰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推动代表“家站点”迭代升级,鄂尔多斯市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9月份落成开馆,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地方实践探索了新路子、提供了新经验。通过代表定期进家进站、设立专业代表小组、专属二维码征集民情民意等方式,全方位畅通民意表达和征集渠道。鼓励各旗区人大探索代表履职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的新路径,拓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地方实践的广度和深度,东胜区探索推行街道议政代表会制度,准格尔旗在旗、镇分别建成全区首家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中心(站),乌审旗人大代表依托“三分吸附法”构建递进式矛盾纠纷分层化解机制,鄂托克旗建立人大代表入驻市民中心督办工作制度。有效发挥人大代表在倾听民意、反映和疏导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建立人大代表参与诉前调解、信访代办等新机制,一年来,各级人大代表分别参与诉前调解1380余件,参与信访代办和矛盾调解案件700余件。从2018年试点、2019年全面实施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以来,旗区、苏木乡镇(街道)已累计票决民生实事项目2549件、涉及金额194.81亿元,有力推动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走深走实。

按照“四个机关”定位要求,全面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升依法履职能力和工作水平。坚持把党的全面领导作为首要政治原则,严格落实请示报告制度,坚持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重要事项、重要情况及时向市委请示报告,确保党的领导贯彻于人大工作全过程和各方面。主动适应新时代人大工作新形势新要求,以“四个机关”科学定位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对标先进、追赶超越工作要求,组织实施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代表和机关干部三支队伍素质能力提升工程,努力打造政治坚定、服务人民、尊崇法治、发扬民主、勤勉尽责的人大工作队伍。建设投用“数智人大”、预算联网监督平台,积极推进国资联网监督系统建设,以数据共享赋能提质人大工作。加强人大新闻舆论和理论研究工作,2023年至2024年在国家级、自治区级媒体刊发稿件46篇,全方位宣传报道人大制度建设和人大工作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