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鄂托克前旗人民法院紧紧围绕这一主线,把开展好群众教育实践活动作为当前首要的政治任务,抓实“理论学习、思想引领、为民服务”三个关键,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成效检验活动成果,从而使人民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持续提升。
深情感党恩,打造政策宣讲的“理论课堂”。一是坚持分类指导,分类教学。定期组织全体党员开展集中教学,针对老党员、残疾党员、流动党员等行动不便人员,采取“送学上门”“网络学习”等形式,打造“行走”的学习课堂;聚焦群众需求,编印发放《惠民政策明白卡》《民法典》等宣传资料100余份。乌兰牧骑队、旗科技宣传队、基层文艺队,以生动有效的方式多角度宣传“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及“在党的领导下社会面貌发生天翻地覆变化、各民族实现共同繁荣进步的发展史”。
自觉听党话,凝聚争先创优的“思想伟力”。切实将实践与落实五大任务、推进乡村振兴、加强基层治理、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推出系列宣传活动,并将文化资源贯穿于实践活动全过程。一是组织开展“入党宣誓”主题党日活动。利用包联单位资源,邀请镇党委、旗老干部局、嘎查村党员等进行入党宣誓,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头践行初心使命,在潜移默化中教育群众、凝聚人心。二是组织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模范评选活动。表彰“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村干部”“最美庭院”“最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等先进典型,引导广大群众见贤思齐、争当模范。三是深入挖掘和宣传民族团结典型事例,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围绕“三千孤儿入内蒙古”“最好牧场为航天”等内容进行主题宣讲3场,进一步推动“三个离不开”思想在各族干部群众心中深深扎根,唱响“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主旋律。
坚定跟党走,书写惠民利民的“民生答卷”。牢固树立群众观点,积极倾听群众心声、回应群众关切,竭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一是深入开展算好“炕头账”活动。一对一、面对面地开展宣传,引导群众明晰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民族团结相关政策,发放惠民政策明白卡200余张,帮助群众算好改革红利账、政策补贴账、生活改善账等惠民利民“一本账”和“未来发展账”,切实让各族群众知道“惠”从何来、幸福生活从何来。二是壮大集体经济,增添发展“动力”,积极开展招商引资,为大沟湾村找政策、找项目、找出路。盘活闲置资产,完成大沟湾村旧村委会对外承包,预计增收1万元;探索“飞地抱团”发展新模式,投资城川镇经济联合体果蔬冷库项目,预计年底分红可达2万余元;注册成功大沟湾野生鱼、大沟湾苹果两个品牌,并将品牌对外授权经营,预计增加集体经济收入1.5万元。三是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积极对接旗交通局,为大沟湾村争取一条长6.5公里的砂石路,正在筹备建设;旗法院联合旗委政法委、城川镇派出所、司法所,构建基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在大沟湾村、大场子村成立“连心法庭”,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当时当地,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家门口法庭”的便利。梳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0余件,现已全部解决,让群众切身体会到包联单位和村委为人民办实事、解难题的决心。
在包联驻村工作中,鄂托克前旗人民法院始终把为群众办实事作为重要抓手,用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新变化,来检验主题教育的成果,教育引导广大村民群众发扬自力更生精神,激发全面振兴乡村的干劲和决心,营造凝心聚力建设美丽乡村的良好社会氛围,形成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浓厚社会风尚。
(鄂托克前旗法院 杨晓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