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 鄂前旗:开出“草原过牧”的“良方”

来源:鄂尔多斯日报 编辑:许燕梅 发布时间:2024年08月19日 09:11:02
|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着鞭儿响四方,百鸟齐歌唱……”内蒙古大草原的美丽风光是无数人的诗与远方。

然而,承担着生态与发展重担的内蒙古大草原,也有着过牧的问题。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指出,总体上看,内蒙古的草原已经过牧了,要注意休养生息。2024年初,内蒙古在全区17个旗县启动解决草原过牧问题试点工作,一地一策解决草原过牧问题。

鄂托克前旗地处蒙陕宁三省区交界,位于鄂尔多斯市西南端,是自治区33个牧业旗之一,下辖4个镇、68个嘎查村,总面积1.22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2万人,从事农牧业人口3.8万人,基本草牧场1229万亩、牲畜225万头只、水浇地人均拥有量24亩,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连续18年位居全市第一。

作为内蒙古解决草原过牧问题17个试点旗县之一、鄂尔多斯市唯一的试点旗县,近年来,尤其是今年以来鄂托克前旗紧抓“人”“畜”“草”这一解决草原过牧的关键问题,紧盯“草原、棚圈、产业”三个关键环节,多措并举、因地施策,正在开出解决“草原过牧”问题的“良方”,推进草原生态、牧民生活、畜牧业发展全面向好,为全市、全区乃至全国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鄂前旗方案”。

“牵牛鼻子的改革”,机制创新“补短板”

鄂托克前旗地处北纬37度农牧业生产黄金纬度,草原大部分处于毛乌素沙地腹地,既得依托畜牧业谋求乡村振兴,又得阻止草原荒漠化,绿色与发展似乎成了一对难解的矛盾。

事物的发展变化,总是存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只有找准关键问题发力使劲,才能顺势而为、有效破解。

为此,鄂托克前旗在深化改革中摸索“黄金法则”——在草畜平衡的天平上,“草”和“畜”是两个矛盾的变量,变“减畜”为“增草”,同样可以达到二者的平衡。

改革重在落实,政策重在落地,牵住改革的牛鼻子,既要看得准、想得对,也要抓得实、见实效。

今年以来,鄂托克前旗坚决执行“以草定畜、草畜平衡”政策,打出“案促建、户改场、场入社、社联社”一整套系统改革“组合拳”,以新型合作化推动发展方式重组重塑,构建草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完整机制链。

引导“案促建”,结合全旗实际起草《鄂托克前旗解决草原过牧问题试点方案》,制定5个方面、17项具体措施,涉及全旗42个嘎查村、3800户农牧民全部上图上表,已建成羊棚4.45万平方米、贮草库9.42万平方米,计划舍饲圈养牲畜5.48万只将超载率下降到10%以下,目前已解决7.5万只羊单位超载问题,超额完成任务。

引导“户改场”,推进家庭经营走向适度规模化,结合试点旗建设工作,在人口较少、草原面积大、劳动力短缺的嘎查村,探索建设生态“大牧场”,整合草牧场推行“统养共富”发展模式。打造智慧牧场220家,配套棚圈、种畜、防疫、销售和科技服务,畜牧业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比例达到89%。

引导“场入社”,推进家庭经营走向组织化,鼓励家庭牧场领办合作社,或以资金参股、承接订单等形式,与合作社、龙头企业结成紧密协作关系,全旗建成有较强带动和服务能力的公司化合作社20个,形成全产业链生产、全要素服务的发展格局。

引导“社联社”,推进家庭经营走向产业化,鼓励合作社集群协同和联盟合作,通过同行业联合、产业间互补、区域内合作,培育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4家,通过生产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实现以产品或产业链为纽带的要素优化配置。

“做活草产业文章”,备足牛羊“好口粮”

“柠条是个宝,既是林又是草,防风固沙保耕地,放牧烧柴做肥料,还是牲口救命草”——这段在鄂托克前旗农牧民中流传的顺口溜,是对柠条价值的生动描述。

2019年,鄂托克前旗开始实施“百万亩柠条种植行动”,计划用5年时间新增柠条面积100万亩,逐步改良草牧场,达到改善环境、提升农牧民收入的目标。经过几年努力,目前鄂托克前旗柠条总面积突破300万亩,引领农牧民实现从“一株柠条”到“一块好肉”的生态转化,“绿色产业”逐渐成为一块“金字招牌”。

“百万亩柠条种植行动”,这只是鄂托克前旗做大做强草产业的一个切片。今年以来,鄂托克前旗坚持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着重在“调”字上发力,多措并举做活草产业文章,逐步打通养殖业“堵点”。

调结构,向大种植要草业。突出市场需求导向,鼓励种植优质蛋白玉米、全能青贮玉米、紫花苜蓿、柠条、菌草等多年生复合营养高蛋白牧草,强化农牧民饲料自储能力,新建或完善户储型饲草库500个,增加产草量,提升饲草料生产能力。

调思路,从大市场调草料。坚持粗饲引进,跳出区域补短板、破瓶颈,在稳定粮食作物面积的同时,建立粗饲料引进调入的常态化通道,扶植培育专业调草合作社4个,建设镇级中型饲草料储备库20个。

调体系,以大产业优草质。引进甘肃国基草牧农业集团,打造面向自治区西南地区的大型饲草料集散交易中心,带动畜牧业提质增效。依托4家饲草料加工厂建设镇级秸秆收储中心和村级秸秆收购点,建立“一点对多源、多点对多面”的秸秆加工收储机制,广泛采用微生物发酵技术、生物添加技术和富碳种植业技术,自配全营养多功能饲草料,建立产销一体、供需匹配的优质精饲产业体系。

调方式,让大项目益草原。探索实施生态生产功能的沙地利用项目,不断提高柠条、秸秆、苜蓿草的平茬转化利用率,在沙地柠条密植的基础上,每年平茬柠条1万吨加工草颗粒饲料,进一步探索碳汇草原建设的标准和流程,全面破解生产与生态的矛盾。在荒漠化草原探索发展牧光互补和草光互补产业,正在实施15万亩的光伏项目,农牧民户均每年可以增加工资性收入3.6万元、草牧场租赁收入13万元,附着物补偿性收入2.4万元,在增加农牧民收入的同时,使草原生态得到恢复。

“强产业发展链条”,确保牧民“不减收”

走进昂素镇森晶饲草料加工厂,这里机械轰鸣,一台台机器正加足马力生产。

昂素镇党委委员、宣传委员樊荣说:“通过‘飞地抱团’发展模式,整合3个嘎查扶贫产业资金321万元,以资金入股的方式成立森晶公司。以柠条草为基础,主营饲草料加工,生产‘柠条+玉米草’‘柠条+苜蓿草’‘柠条+玉米草+苜蓿草’等6种不同配比的草颗粒,公司年产饲草料3000余吨,年产值420万元。”

位于昂素镇的恒科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接到市场订单后,会以高于市场的价格购买农牧民的优质羊肉,然后销往北上广、西安、深圳、福州等地。公司年产值突破1亿元,为农牧民提供就业岗位60余个。

昂素镇“从一株柠条到一块好肉”生态产业故事,可谓是鄂托克前旗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让草原“增值”、牧民“增收”的一个生动缩影。

鄂托克前旗农牧局党组书记、局长许广亮介绍,全旗将2024年确定为“攻项目、优产业、抓落实、提效能”攻坚年,尤其在农牧业方面,提出坚持品牌化、规模化、产业化、数字化发展的理念,从调整农牧业产业结构、加强精深加工产业发展、深化品牌带动效应等方面发力,加速推进数字农牧业发展,持续推进牧业“十百千万亿”工程,为解决草原过牧问题试点工作注入产业发展动力。

——坚持“一产重塑”,组建农牧业产业化联合体6个,培育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5家,专业合作社555家,家庭农牧场775家,以组织化手段推进农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坚持生态增绿,积极推广羔羊短期育肥技术和“一分六统、肉羊三元杂交、羔羊不出圈”等饲养模式,减轻草牧场压力,在缩短养殖时限的同时降低饲养成本,减轻生态压力66%,牲畜良种化程度达95%、产出率提高55%,农牧民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

——坚持品牌增效,主动融入“内蒙古味道、暖城多味”品牌计划,认证“三品一标”产品16个、名特优新农产品9个,“鄂托克前旗羊肉”品牌荣获“中国畜牧地理标志区域公用品牌保护奖”,通过博览会、交易会、展销会等平台,以及网络视频、直播带货等形式,讲好品牌故事,提升品牌溢价能力。

——坚持业态融合,推广产业园区引领、牧文旅融合等8种模式,建设占地2.3万平方米的肉羊养殖园区,推行“户繁企育”养殖模式,建成屠宰加工企业3家,年生产加工能力达到47万头只。打造西北地区最大的活畜交易市场,年交易量160万只、交易额13亿元,放大农畜产品市场综合叠加效应。

——坚持促进转化出栏,对本地企业屠宰销售本旗境内养殖的优质肉羊、肉牛出台补贴政策,屠宰肉羊每只给予企业20元补贴,屠宰肉牛每头给予企业100元补贴。补贴资金采取先屠宰后补助方式,2024年计划补贴肉羊屠宰量7.5万只,肉牛屠宰量5000头,总补贴资金200万元。

“数字赋能大草原”,保障草场“不超载”

拥有4100多亩草场的昂素镇苏力迪嘎查牧民吉亚,如今已实现全自动化养殖。在500多只羊、100多头牛的棚圈里,有监控设备和智能化饲喂系统,吉亚仅用一部手机就能完成投喂、饮水、给药、消毒、粪便清理、羊圈降温和空气净化等功能,确保羊群健康生长,提高了劳动效率和养殖效益。

换个视角看草场,在鄂托克前旗数字草原中心清晰的电脑屏幕上,吉亚家4100多亩草场从2010年至今草牧场植被情况参数清晰显现。

这只是“数字草原”强大功能的“冰山一角”。鄂托克前旗建立内蒙古自治区首家旗县级“草原信息中心”,在“智慧草原”建设方面快了一步。打开“数字草原”,随意选取牧户,简单的一键查询农牧户信息功能,囊括牧户家庭成员、承包土地、草牧场确权、圈里的牲畜等,地面上的人、物,地下的资源,空中的移动信号覆盖都能查到。

“真好,人不用来,对我家草场是不是超载放牧,都一清二楚。”上海庙镇陶利嘎查牧民阿迪日说。

此外,鄂托克前旗启用全自动无人机监测点5处,高点视频监测点4处,配备草原监管员479名,实现“空中巡查、远程监控、地面巡护”相结合的立体式巡查,建立“空中+地面”“人防+技防”的巡护体系,全力为推动解决过牧问题探索新路径。

“以前的‘糊涂账’在数字平台上成了‘明细账’,干得咋样,任务完成了没有,都能通过系统查看。”鄂托克前旗数字草原信息中心负责人说。

“在解决草原过牧问题试点工作中,我旗因地制宜地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为保护草原生态、促进农牧民增产增收,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解决草原过牧问题的新路子。”鄂托克前旗人民政府副旗长尤建庆表示,下一步,我们将不折不扣地完成试点任务,实现产业化发展、规模化养殖、智能化管理、品牌化增收目标,为全区推进草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鄂前旗方案”。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孟瑞林 常娜 通讯员 张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