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 温暖世界之城(四)开放高地 

2022年09月12日 08:13:34 | 来源:鄂尔多斯广播电视台 | 阅读()
|

 

  党的十八大以来,鄂尔多斯的“交通网”越织越密、“关系网”越扩越大、“朋友圈”越来越广,成为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新高地。

 机场不仅是一座城市的窗口,更是一座城市的名片。作为国内首家“干支通,全网联”航空运输服务的网络试点,鄂尔多斯国际机场是华北地区首个获得4E级许可证的支线机场。机场不断改善旅客出行体验,扎实推进“干-支-通”“支-支-干”航线网络改造。通过丰富干线通达性,加密航班频次及优化时刻结构,努力搭建连接东西、贯穿南北的干支通航线网络。

 目前,已推出“干支通”中转航线42条,“支支干”中转航线110余条,除直达42个城市外,增加当日中转通达城市15个,合计57个。进一步丰富了鄂尔多斯的航线网络,提高了航空通达性。

 如果说鄂尔多斯国际机场打开了通往世界的桥梁,那么鄂尔多斯综合保税区则是我市对外开放迈出的坚实一步。我市陆续建成国家级综合保税区、国际航空口岸等开放平台,获批国家级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连续六年被中国海关评为全国外贸百强城市。      

 地处西部大开发、黄河几字弯战略腹地,内可融入环渤海,外可辐射大西北。近年来,我市立足建设“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战略定位,全市高等级公路、铁路运用里程位居全区首位,1300多公里高速公路四通八达,15条货运干线铁路横跨东西、纵贯南北,公路总里程达到24884公里,其中农村牧区公路通车里程达20336 公里,全市 51个苏木乡镇、736 个行政嘎查村,在全自治区率先实现 100% 通硬化路、100% 通客车,逐步建立起了立足蒙陕宁、辐射全国、链接欧亚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

鄂尔多斯这座“多联”之城,通衢四方,连接未来。

记者:杜亚儒 麻志强 陈姝昕 

审核:张兴晟

终审:田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