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学认识入园分离焦虑
首先请宝爸宝妈们对幼儿的入园分离焦虑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当孩子与熟悉的亲人尤其是妈妈分离的时候,感到害怕、忧郁,情绪和心理上会出现焦虑,其实这是正常现象,爸妈无需过于担心,并且要尽快帮助宝宝度过这个时期。
1.体现在生理变化上,可能会有如下的症状:
(1)在没有亲近的人的陪伴下,拒绝上床睡觉。
(2)晚上睡眠不好,做噩梦的次数明显增加。
(3)反复出现不适,如头痛、恶心、呕吐、胃疼等症状,尤其在亲人离开时特别严重。
(4)抵抗力明显下降,经常会发烧、感冒、肚子痛等等。
2.体现在情绪变化上,可能会有如下的症状:
(1)孤独与迟钝:宝宝主要表现为不合群,集体活动和游戏不愿意参加,封闭自己,对陌生人表现出冷淡、少说话、反应迟钝的特点。
(2)恐惧和胆怯:表现为怕黑、怕见人、不敢独处等。
(3)固执与韧性:一有不如意的地方就哭闹、打滚,或者用拒不吃饭来表示反抗,一定要大人满足自己的无理要求。
(4)暴怒:一旦违拗宝宝的意见,宝宝便大哭大闹,甚至出现扔东西、咬人等激烈反应。
(5)顽固性习惯:宝宝因为精神紧张,下意识会吮吸手指、啃指甲等,这些行为如果任其发展,久而久之会形成顽固性习惯。
二、帮宝贝们做好心理准备
对于刚入园的孩子来说,从“家”到“幼儿园”首先是环境上的改变,随之而来的则是他们心理上的变化,作为家长应该帮助孩子树立良好的心态,提前适应幼儿园的环境。
1.积极引导,不做消极的心理暗示
现在离开学还有一段时间,爸爸妈妈们可以多给宝宝一些心理暗示,告诉宝宝幼儿园是个特别棒的地方,有小朋友们可以在一起很开心的玩耍,有许多好玩的玩具,有会讲故事的老师妈妈……让宝宝对幼儿园充满期待!
不做有意无意的消极暗示,家长们焦虑担心的话不要让孩子们听到,比如:“他这么小去幼儿园能适应么?”“幼儿园会不会有小朋友欺负他”“老师不知道咋样,会不会很凶……”往往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您的焦虑与怀疑也会给孩子埋下退却的种子。
2.多种途径熟悉幼儿园
(1)通过绘本了解幼儿园
幼儿园的生活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幼儿园老师是什么人?面对孩子的疑虑,家长可以通过生动的绘本故事向他介绍幼儿园的人、事、物,学习故事中主人翁的积极心态,让孩子渐渐信赖老师,从而缓解入园焦虑。
(2)在家做幼儿园游戏
一开始可以妈妈或者爸爸扮演老师,宝宝演学生,模拟上课场景。之后可以角色互换,宝宝可以对“上课”有一个大概认知,知道上课要干什么,老师跟家长又有哪些区别。
(3)带宝宝去看幼儿园
幼儿园的大滑梯,宽阔的活动场,有趣的玩教具……条件允许可以经常带宝贝去幼儿园外面看看,一起讨论一下哪个玩具可能最好玩,哪个游戏最有趣……给孩子以参与感和期待,让幼儿园变得可爱而有魅力。
入园期间,还有一些给宝宝安全感的小方法:
√ 找一件最能让宝宝感觉到安全,或最能代表爸爸妈妈爱的物品(比如小手绢等),允许孩子把它带在身边,陪伴孩子度过入园初期最焦虑的一段时间。
√ 经常跟宝宝说:“即便宝宝不在妈妈身边,妈妈也是很爱你的!”
√ 务必做到:按时接送宝宝上、下学,别迟到!如果别的小朋友都走光了,自己的妈妈也没来,孩子心里会很慌!
三、帮宝贝做好能力准备
心理建设做好了,我们需要从生活上慢慢向幼儿园生活靠拢了。在幼儿入园前,爸爸妈妈要调整孩子的作息规律,培养各项生活自理能力,以减少孩子入园后的焦虑。
例如,自己用杯子喝水、自己上厕所、自己洗手吃饭、自己穿衣服……有什么要求能大胆地和大人说,锻炼自理能力,逐渐培养自己照顾自己的能力。
1.规律的作息时间
逐渐调整孩子的生物钟,尽量保证孩子一日作息时间与幼儿园的作息时间相吻合。每天午睡,对于家里没有午睡习惯的孩子,最好在上幼儿园之前养成独立午睡的习惯。
怎么帮宝宝调整时间?
√ 平时有晚睡、晚起,或中午不睡午觉的宝宝,妈妈可能要辛苦点了。每天提前一些叫宝宝起床、每晚提前一些哄宝宝入睡,中午一定要尽量午睡,即便睡不着,也要拉好窗帘,带宝宝在床上躺一躺,适应午休。
√ 平时吃饭时间不固定的宝宝,妈妈也要尽量调整宝宝的吃饭时间,尽量帮宝宝习惯幼儿园的吃饭规律,按照时间定点进餐。
2.自理能力的培养
入园后,孩子将面对集体生活,虽然面对新入园幼儿老师会更加关注吃喝拉撒睡的照顾,但毕竟不是家中“几个大人一个孩子”的配比了,所以入园前家长便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孩子诸如穿脱衣服、吃饭、喝水、上厕所等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了。
怎么教孩子学会穿脱简单的衣服裤子?
√ 先用一些简单的办法,教孩子识别衣服裤子的正反面。比如前面有小花、有装饰,后面有商标。
√ 家长先做示范,动作要慢一点,每做一步都要和宝贝描述清楚在做什么、怎么做,反复多示范几次。
√ 通过玩游戏的方式,激发宝宝配合的热情。如,让宝宝学习把胳膊伸进袖子里,可以说“宝宝的小手要钻山洞了”,慢慢的,宝宝就会自觉地把胳膊伸进去。
√ 套头衣服的话,先把小脑袋套进去,再穿两只袖子会比较容易;裤子的话,可以先穿进一条腿,再穿另一边。
3.吃饭训练
不给孩子喂饭,鼓励孩子自己吃;吃饭时间要固定,要求孩子一定要坐在餐桌旁吃饭;吃饭的时候不要随意走动。
怎么教孩子尽快学会自己吃饭?
√ 每顿饭,都让宝宝和家人一起坐在餐桌前吃饭,而不是大人先把宝宝喂饱后,再自己吃。
√ 给宝宝挑选可爱的、好看的,能引发宝宝吃饭兴趣的餐具,先让宝宝有兴趣尝试去用。
√ 如果宝贝不会用餐具(勺子最适合低龄宝宝),家长可以做示范。
√ 别在吃饭时间训孩子“怎么那么笨”“这都学不会”,别让宝宝觉得“吃饭是件不愉快的事”。
√ 陪宝宝多看一些“吃饭”类的绘本,引导宝宝养成好习惯。
√ 别太心急,学会一项技能,并养成习惯,需要时间,家长越焦虑,孩子学得越慢,多些耐心给宝贝吧。
4.如厕训练
孩子入园时天气还较热,一般穿的是单裤,可以训练孩子自己脱、提裤子。最好可以帮助孩子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
怎么教孩子学会“上厕所”喊人?
绘本通常在这方面训练上,能帮妈妈大忙,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给妈妈们推荐一本不少妈妈用过后,都大呼好使、管用的绘本——《我要拉㞎㞎》:
绘本中的小河马,就是敢于在想拉㞎㞎时,大声说出“我要拉粑粑”的宝宝。
√ 我们需要告诉孩子,想拉㞎㞎时,就一定要像那只胖河马一样,大声说出来:“我要拉㞎㞎”。不论在什么时候,在干什么,这不丢人,不要怕被笑话,因为这是是正当的需求,每个人都会有。向孩子强调,只要是大小便,如果不能自己去厕所,都一定要及时向老师寻求帮助。
√ 在家里,家长也可以模仿书中的样子,在自己想要上厕所之前,用夸张一点的语气和动作,大声说出:“我要上厕所”,宝宝就会模仿着大人的样子去做了,可能还会觉得这是一件有趣的事。
四、社会交往能力准备
1.习惯与其他小朋友共处
鼓励孩子和其他的小朋友互动。入园前,平时就要多带孩子和别的幼儿相处。最简单的就是多到楼下、小区里和小朋友们交朋友,可以帮孩子在入园后减少陌生感。
帮宝宝适应“社交”该怎么做?
√ 邀请小朋友回家做客
对于不太善于社交或者不敢社交的孩子,我们可以给孩子创造一些社交氛围。比如经常邀请小朋友来家中做客。
邀请小朋友来家做客的人数要由少到多,先邀请1个小朋友,让孩子有“一对一”和小朋友慢慢熟悉交往的过程,再到2-3个小朋友,让孩子有“一对多”和小朋友交往的经验和感觉。
√ 先跟熟悉的孩子玩
父母也可以多带孩子参加各种小朋友们的活动,尤其是有孩子熟悉的小伙伴参加的活动,给孩子提供更多的社交机会和情景。在熟悉的小朋友的带领下,内向孩子会更快进入社交氛围,参与进去。
带孩子参与社交活动的频率要循序渐进,间隔要由长到短,不能为了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就频繁带孩子出入各种公众场合,这样会让TA更加恐惧和抵触社交。
√ 不强迫孩子参与
不强迫孩子参与集体活动,接纳孩子的慢热过程和畏难情绪,支持和鼓励孩子去尝试,及时鼓励和称赞孩子的每一点小进步,耐心等待孩子去成长就好。
2.学会清晰的表达自己的需求
都说幼儿园老师“不怕麻烦的孩子,就怕不会说的孩子”。上厕所不不会说就会尿裤子;身体不舒服不会说可能会加重病情。在幼儿园,无论是喝水还是要某样东西,都需要自己跟老师说,没有人可以代劳。
怎么教孩子寻求帮助?
√ 教孩子学会一些敬语,比如:您、请、谢谢等,这就需要平时在家里多练习了。
√ 家长平时就把这些敬语挂嘴边,在跟长辈说话,或即便是跟宝宝说话的时候,也可以多用“请”“谢谢”等语言,言传身教的引导,宝宝会学得更快。
如果宝宝在请求老师帮忙的时候,如果能说出这些礼貌的字眼,老师也会很开心、很喜欢孩子的,获得老师的帮助后,会更加强化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更加喜欢和人交流,更敢说话,敢于表达需求。
五、帮孩子准备这些物品
1.衣服
宽松、舒适、便于幼儿运动、穿脱,不要准备系带子的和装饰品太多的衣服,尤其是带有易脱落的小饰品,这些对于孩子们都是安全隐患。
要给孩子备下足够每天换洗的衣服,刚刚入园的一段时间内,尿裤、撒饭等问题难免出现,要给孩子一段时间习惯成长。
2.鞋子
准备好合脚的运动鞋(不系带的),方便幼儿活动,也可在鞋子上贴上卡通图片,帮宝宝分清左右。尤其要提醒爱漂亮的小女生的妈妈们,宝贝们的鞋子还是要以舒适、易穿脱为佳,漂亮的小皮鞋、不好运动的小凉鞋对宝贝们都不是最好的选择。
3.姓名贴
让孩子认识自己的名字,并帮孩子准备姓名贴,在衣服、被褥、书包等等物品上都可以贴上姓名贴,这能够帮助宝贝快速找到自己的东西。
什么样的衣物适合幼儿园穿?
√ 尽量选择棉质地的面料舒适的衣服
√ 选择领口和肩部弹性好的套头衫
√ 开衫的扣子不要太小
√ 带拉链的衣服,尽量选择塑料拉链,拉头比较大的类型
√ 鞋子最好选择粘扣的帆布运动鞋,大小要合适
√ 最好选择腰部有扣子可以调节裤腰大小的裤子,松紧带裤腰不要过紧
√ 衣服上都要缝上姓名标签,方便小朋友找到
作为孩子们的启蒙学校,幼儿园是孩子们第一次独自面对一切,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里程碑。如何帮助孩子尽快熟悉并适应幼儿园的生活,首先是家长们要调整好心态,不焦虑、放宽心,相信孩子的适应能力远比我们想象的强大。其次通过日常生活习惯的培养,帮助孩子们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来源:永定大溪幼
编辑:王红
审核:祁敏